藍山集: 抗議的信徒

2016年2月
文/馬志暉

最近探訪一位姊妹,解放前她在上海天主教中學畢業,想弄清楚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分別。牧師講一遍教會歷史,其中提及Protestant一字,由500年前一批支持馬丁路德改教運動的人士,給當時教廷寫的抗議信而得名。

今時今日,言論自由,抗議或發出反對聲音是十分普遍的,但馬丁路德把他寫的《九十五條陳》釘在教堂門上抗議,在那時候是非常之舉;他因此被驅逐出教廷,對一個教士來說這是很嚴重的處分。

有關馬丁路德的抗議,一般說法是由於當時教廷的腐敗而引起。有很多的書籍會加上其他的因素,包括馬丁路德從《聖經‧羅馬書》三章28節「因信稱義」得到的啟發等,所以他抗議的,表面是不滿教廷及其制度,核心卻是為當時信徒偏離了《聖經》教導而痛心的表達。《聖經》記載,有一次耶穌趕出聖殿中做買賣的人,可以說是祂為維護聖殿的聖潔,而向當時的祭司等人而發的抗議。

雖然說抗議在現今十分普遍,但在教會中是否有效卻不可知。上世紀60年代,天主教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接受了基督教不同宗派的信念。而現今教宗的領導作風和之前的很不同,或許會引起其他改變,要過一些時間才能看到真正的影響。

正因如此,跟隨耶穌的人,對近年某些教會無視《聖經》的教導,在同性婚姻議題上追隨世俗的潮流,要敢於抗議,成為一個Protestant。

其他藍山集文章

(播音人語) 人心比萬物詭詐
「有型」之美
抗議的信徒
(護士手記) 新年感恩

2016年2月內容

專題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佳美腳蹤生命的旋律藍山集健康寶庫美味人生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社區迴響世界遊蹤教會消息繽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