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從狂歡到讚美

2019年12月     

鄺曄

參加派對

雖然已經過去了30多年,我仍然對第一次歡度聖誕節的往昔,記憶猶新。那時候,我還住在中國,在可以招收海外華僑子弟的大學唸書。到了平安夜那天,校內海外華僑同學,就在學校的大食堂裡面,舉辦「聖誕狂歡之夜」,邀請我們國內的同學也一起狂歡。
對於聖誕節,我最早只在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姑娘》裡有所聽聞。記得當時課本,以及所有相關的評論,都針對小姑娘悲慘人生大發議論,完全籠罩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那種批判氛圍裡,至於故事裡所描述聖誕節的氣氛和情形,則沒能留下多少印象。因而,見到華僑生大搞狂歡派對,就以為聖誕節是一個狂歡的節日。
那個晚上的確很放縱,很瘋狂,偌大一個食堂,所有桌椅都被搬開,照明的電燈也全都熄滅,只有五顏六色的舞台射燈,像狂歡的人頭那樣,不停地左搖右擺。音樂聲量開得非常大,唱的全是英文歌曲,不過,除了狂熱的迪士高(Disco)之外,也播放了不少聖誕歌曲。我第一次聽到聖誕歌原來如此優美、感人,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唱。其中有好幾首傳統的聖誕歌,從那晚第一次聽到後,直到今天都難以忘懷,像Sleigh Rid, Santa Claus Is Comin’ to Town等。
從那以後,我就知道聖誕節是很多人喜慶的日子,就像中國人過新年那樣,不過就風俗習慣上又有許多的不同。讓我認識聖誕節的是那些海外來求學的華僑學生,他們帶來狂歡,勁舞和聲嘶力竭的歌唱,將我內心一向規規矩矩的各種無形約束,統統掙脫,並且打開了一扇喜歡傾聽來自天上朗朗笑聲的心窗。

真實意義

來到澳洲後,我雖然生活在歡度聖誕節的社會環境中,不過,最初對聖誕節的認識,依然沒有太多的改變,因為,我既不能像澳洲人那樣有親戚可走訪,也沒有很好地融入當地人文化當中。
信耶穌後,我才明白聖誕節真正的意義,並非狂歡、喝酒、假期、探親戚和聖誕老人,而是紀念救世主的誕生,這個影響人類千秋萬代的重大事件,才是我們慶祝的目的所在。
儘管這個節日並非起源於《聖經》記載,歷史上有關這個節日的起源,還存在不少有待釐清和探討的問題,不過,這並不妨礙普天同慶的深遠意義。《腓立比書》一章18節,保羅就這樣教導我們:「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無論怎樣,基督究竟被傳開了。為此我就歡喜,並且還要歡喜。」所以說,我們歡度聖誕節,是要傳揚耶穌基督的大愛之美,讓普天下的人都知道,這一天的快樂,全因為神要救贖我們脫離罪的捆鎖,難道這不值得慶賀嗎?
我們教會每年聖誕前夕,都會舉辦大型音樂佈道會,用歌聲讚美救主的恩典降臨,用講道傳揚天國美好的福音信息。每次坐在教會裡,沉浸在那種純淨的歡樂氣氛中,我都感受到內心的喜悅是來自天父的,與往昔那種來自俗世的激動,真有著天壤之別。
從此,我開始用讚美歌聲取代娛樂性質的歌曲,我還按照《聖經》內容,編寫輕話劇劇本,結合舞台藝術的表現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言辭,向還未認識耶穌的人,介紹這位偉大奇妙的嬰兒。
從狂歡到讚美,我這幾十年過聖誕節性質的轉變,同時見證了耶穌救恩的真實性與現實性。這個聖誕節,盼望您也來認識這個節日的主角——耶穌基督,並經歷祂的真實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