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專頁: 網絡與實體崇拜之反思

2020年7月   

張志明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世界散播,教會也因此要停止崇拜聚會。世界各地的信徒都選擇使用科技方法繼續在網絡上敬拜,例如選用Facebook(臉書)、YouTube(油管)或Zoom(視頻會議)作直播,也有教會將已錄製的影音上載,鼓勵會友定時一起觀看,以此替代實體崇拜。這是一個全新的形式,在「沙士」期間都沒有發生的,筆者以一位牧師的身分來討論這個特別的現象,同時從《聖經》角度作一些反思,藉此拋磚引玉,使讀者思考教會在網絡和實體上崇拜的不同。

有形和無形的教會

大部分人聽到「教會」這個名詞,都會想到一個地方或者一座建築物,也有不少人以為「教會」就是一些宗教組織和團體,但明白《聖經》教導的基督徒都知道,當說「去教會」時,是指參加公開的崇拜或團體活動。「教會」這個名詞,在《聖經》原文是「被呼召出來」的意思,所以「教會」真正的定義就是一群蒙神呼召、接受了耶穌是「基督(救世主)」的信徒。「教會」有「無形」和「有形」之分。信徒的身分平時很難察覺,所以「教會」平時是無形的、看不到的;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當信徒一同公開聚集的時候,有形的教會就在人的眼前出現!

因此在這病毒散播期間,信徒雖然不能參加實體的崇拜,但藉著他們在網絡上參與崇拜,有形的教會仍然可以給世人看見!從這個角度看,「教會」並沒有在疫情期間關閉,也從來沒有消失過,而只是改變了形式而已!

「崇拜」的真意

「崇拜」原本是一個宗教的詞匯,是信徒對神的屈膝順服、全人服事和尊敬讚揚的表現。而現代人用「崇拜」來形容他們對偶像的嚮往和對領導人的欽佩,其實是褻瀆了《聖經》所啟示的獨一無二的神!雖然很多基督教教會現在採用「敬拜」來代表「崇拜」,但筆者仍然認為「崇拜」是一個比較好的用語,因為按《聖經》原意,「崇拜」是謙卑、屈膝、順服的服事,對象就是我們在天上的主宰。

現今很多基督教團體在開始「崇拜」之先都會用音樂和唱歌來帶起一些宗教情緒,也有一些敬拜小組來帶領會友唱詩歌。據《聖經》的教導,真正的「崇拜」基本上不在乎崇拜者的感受,而完全在乎他們是否遵從神的要求!如果有一班人充滿宗教熱誠,公開讚揚神的名,但他們的生命卻不遵守神旨意和教導,《聖經》告訴我們這些人是神所憎惡的。筆者亦很擔心不少基督徒只是在崇拜他們的崇拜經驗,而不是真正地在崇拜那位獨一無二的真神。

崇拜一般遵循這樣的順序:首先,信徒應該來到神面前承認他們的過犯,留心聆聽神在《聖經》中的教導。然後才用他們的口去禱告和唱詩歌回應耶穌基督對他們的恩典和慈愛。還有他們在崇拜中也要用禱告和詩歌再次堅定他們對神的順服和信靠。所以,基督教對「崇拜」的主要認知包括:信徒聆聽《聖經》經文的誦讀、牧師或傳道人對《聖經》經文的解釋和應用、信徒認罪的禱告和詩歌的回應,這些都是「崇拜」的重要環節。至於《聖經》所指的「罪」,其實是一個特別的宗教詞匯,是表明人類達不到造物主所定下的標準,不一定是當今的犯法、作姦犯科的罪行。

在網絡崇拜時,信徒聆聽講道雖然與實體崇拜沒有很大的分別,但在公開禱告回應和集體詩歌頌讚方面,卻是非常不容易!因為信徒間缺乏實體的交往,也缺少了互相之間愛心的服事,使得這種網絡崇拜,慢慢變成理性化。所以說,在疫情期間,教會的運作,暫時使用社交媒體和影像科技的形式進行,只是特殊情況下的應對措施,事實上,教會的實體崇拜和團契聚會,長期而言,是不能以網路來替代的。

筆者非常渴望能乘飛機往加拿大探望年邁的母親,但因為隔離的緣故,現在做不到。每當我用電腦軟件與母親作網絡視頻談話時,她都喜形於色!這種聯繫方法,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聊勝於無,仍要感恩。

願神賜下憐憫,醫治大地,使疫情減退,早日恢復實體崇拜!

(作者為維州Kew聖公會聖三一堂牧師和墨爾本神學院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