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社論) 工作,咒詛還是祝福?

2013年4月 

文/周振成牧師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一首由許氏歌手主唱,名為《半斤八兩》的廣東歌在香港街頭巷尾熱播;它的歌詞雖通俗,卻道出萬千打工一族的心聲,歌詞的重點說到:「我哋呢班打工仔…搵嗰些少到月底點夠使…出咗半斤力,想話攞番足八兩…家陣惡搵食,邊有半斤八兩咁理想…」(咱們打工仔…工資微薄,不夠每月開支…付出勞力,想得合理報酬…現今謀生難,哪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麼理想) 。另外,能夠不愁生計,放下工作提早退休,是大多數在職人士的夢想,甚至成為在學青年的人生目標。

筆者曾看過一篇街頭訪問中學生的報導,目的是了解他們對讀書的看法,以及畢業後的打算。其中一個受訪者說:「我要努力讀書,大學畢業後找一份筍工(優差),將薪金的一部份投資股市,希望30歲能賺取第一桶金,繼續用這筆錢去賺錢,然後40歲退休,享受人生。」(真是後生可畏啊!)

無論是打工仔或是「學生哥」,兩者都看工作是一種束縛、一個沉重的擔子,巴不得甩掉它。如果這代表大多數在職人士的心聲,工作豈不是如清教徒所說,是一種不能避免的咒詛嗎?今期《號角》的專題「我愛我職」,其中有幾篇文章講到主人翁在工作上經歷的高山低谷,路雖崎嶇,心卻坦然,這些分享讓人看出工作的光明面。是的,工作雖然是一個沉重的擔子,卻可「與之共舞」,甚至成為自己和別人的祝福。以下是令筆者印象深刻的事例:

拾荒維生的老人

一位身形佝僂的拾荒老人,吃力地推著木車,要把載滿的廢紙送去回收站,換取30多港元。有人問他為何不受兒女奉養或領政府援助,為何辛苦拾荒?老人答道:「我還有力氣靠雙手養活自己,不想成為兒女和政府的負累。」我們不一定要認同他的論點,但他自力更生的精神,卻值得敬佩;任何人做工賺取溫飽,都值得尊敬。

化「熱廚房」為祝福地

一位50多歲的茶餐廳老闆,身兼採買、廚師、招待、清潔,甚至器具的維修,每日由凌晨4、5點工作到晚上11、12點。他省下請員工的工資,目的是為區內退休老人和低收入戶,提供物美價廉的三餐,讓他們三餐只花費50港元。每逢節日更送飯給露宿者。這位茶餐廳老闆把他的「熱廚房」化成祝福之地。

國學老師吳懷珍

吳老師年屆70仍然精神奕奕,笑聲響亮,用操著福州口音的國語,向10多位學生授課。他是筆者40多年前唸神學時的國學老師吳懷珍。吳老師博學多才,年輕時曾受教於學貫中西,被譽為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及翻譯家的嚴復先生。因時代變遷,吳老師和師母來到香港,懷才不遇,壯志難伸;可幸聽聞福音,放下文人的傲骨,代之以耶穌的謙和,欣然從事被世俗看為大材小用的文字工作,任基督教《燈塔》雜誌的編輯,並在神學院授課,傳遞文學教育工作。變動逼使人離開安舒之地,迎向新的挑戰。

耶穌曾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翰福音五章十七節)。天父和耶穌也作工,因此,工作絕對不是不能逃避的咒詛,而是神賜給人類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