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重操舊業非真福 轉換行業擴視野

2013年4月 

文/余鴻操

回想當日決定要移民的時候, 對於將來是否可以繼續本來的職業,心理上有了一些準備,也收集了一些過來人的經歷和意見。萬一不能重操舊業, 便要願意和樂意改行,因為移民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的選擇嘛!故此在等候審批的期間,先後學習了當厨師的一些技能,又完成了一個房屋水喉設備的設計課程,也參加了三個月的普通話課程等。

移民申請得到批准,快去澳洲的時候,卻忘記了朋友們的經歷,心中充滿了一廂情願的自信。期望仗著過去二十年執教的資歷和經驗,就算可能需要一些適應,自忖總可以駕輕就熟。而且澳洲的課程看來比香港的較淺易,相信再執教鞭,不會有什麼困難。

抵埠後,竟可以短期內找到學校任教,更讓信心大增。唯一不大愜意的是來回路程很長,每天需要駕駛兩三個小時,但可以做自己喜歡和熟悉的工作,已經很好了。

課室文化大不同

豈料在開學後,便發現雖然在授課內容上沒有問題,卻有一兩位同事,可能因為種族文化的差異,對我不太接納。而最大的困難,乃是出現在課堂內的秩序和管理上,原來這裡的學校,有很不同的課室文化。在香港,老師在課室內擁有相當程度的管理權,學生也懂得尊重老師。一些同事提醒我,可以在課室內藉著高聲呼喝,令學生稍為安靜;或者給一些有限的處罰,讓他們反省,而事實上他們也確會認錯道歉,但這不是我喜歡的做法。我相信學生們不是故意在課室內不專心、不守規矩而與我為難,而是我與他們彼此之間在基本觀念上、在文化上有很大的不同,這使我感到相當的困難和困擾。

完全離開教育工作

我發現我一向所自恃的專長,原來並不可靠。既然一方面我不能改變客觀環境,在其中我又不能做到應做和想做的,就只有求變。在與家人商討後,毅然決定離開教職。儘管有些可惜,但在移民前已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卻也能夠釋然。

開始尋找新工作。一度當上了私人補習老師,另外也在補習社任職。由於補習的性質,跟在學校當老師有很大不同,加上這不是我個人的取向,縱使補習學校開始流行,我還是辭了職,完全離開教育工作。

找到自己的位置

經朋友的鼓勵和介紹,進入一間電子廠的貨倉物料部當倉管員。這與我從前的工作大不相同,但卻發現在與同事和工友的配搭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這使我非常享受。在這期間,因著神的恩典而歸信主耶穌,成為基督徒。從工作的轉變中,我看到神在一切事情上的安排和引導。

其後因為親人的邀請而再次轉換職業,在郵局工作了差不多有十年之久。期間藉著服務顧客,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文化、種族、語言和個性的人,有友善的,也有歧視的;有彬彬有禮的,也有狂妄自大的;有為人著想的,也有自私自利的;讓我這個只想躲在學校的四面圍牆裡,面對或溫順或頑劣青少年學生的人,能夠有機會開闊眼界,增廣視野,對人生多一些體會。其後更因著神恩典的呼召,而有機會事奉神和服事人。回顧過去,多次工作的轉換,豈沒有神的美意、預備和幽默感在其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