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寶庫: 消化性潰瘍與飲食

2013年4月 

文/張靜芬營養師

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都屬消化性潰瘍,病徵差不多,痛楚時間卻有分別。胃潰瘍患者在進食後即感到疼痛;十二指腸潰瘍患者,通常進食後兩三小時才感到疼痛不適。

◎一般病徵

‧胃部灼熱及灼痛感。
‧沒有胃口及體重下降。
‧進食後脹氣及作悶作嘔。
‧嘔吐出帶有像咖啡粒的物體。
‧大便呈黑色或褐紅色,表示腸胃有出血現象。

◎主要成因

由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引起,某些止痛消炎藥如阿斯匹靈、Ibuprofen也可能導致潰瘍,而工作壓力、食無定時、缺乏休息等,都容易使病情惡化。

◎治療方法

消滅幽門螺旋桿菌、減少胃酸分泌、改善飲食習慣、充足睡眠及休息。
抽菸飲酒會降低潰瘍的治愈率。

◎治療期間的飲食原則

‧吃東西定時定量。
‧慢慢用膳,切勿囫圇吞棗。
‧少食多餐,有助消化。
‧避免服用阿斯匹靈及Ibuprofen等藥物。
‧少飲咖啡或濃茶,尤其是空腹時。
‧少飲牛奶,因牛奶會刺激胃酸分泌。
‧避免吃油炸、太酸及刺激性食物。
‧少吃巧克力、硬殼果或其他難消化的食物。
‧戒菸、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