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集: 嫁與不嫁?

2013年4月 

文/鍾平

情人節已經過去,想起當日早晨太太一句「情人節快樂」,到今還有餘「愧」。因為36年來,我都未曾「幫襯」花檔,買過一支花給太太。我的現實,豈不辜負懷有浪漫幻想的鍾夫人?

10年留守如寡婦

民初我國東北有一女孩,14歲時父母代她訂了一門婚事,對方是門當戶對的14歲少年,聰明好學,一表人材。但他們只見過一面,沒有交往。5年後,男的已是個日本留學生,精通日、英、德文,充滿了新思想。女的只不過在鄉間私塾讀書,曉得女紅針指,又受傳统封建教育。兩人在今日來說,是沒有可能的一對。可是這時候,男家祖母生病,家中需要人持家理務,想起未過門的媳婦,所以召男的回來結婚。男的本是極力反對,要追隨自己求學報國的理想,但經不起長輩的壓力,和父親讓他婚後繼續學業的承諾,終於回家舉行婚禮。果然,婚後男的獨自再赴日本、德國留學,繼而做地下工作,反軍閥、反日本,成為通緝犯,有家歸不得,留下妻子在鄉間,十年苦守。其間他也曾回家短住,所以育有兩子一女,更增加妻子的負擔。這十年裡,小媳婦過的是儼如寡婦的生活,並要擔起一頭家,照顧老幼10數人。更使小媳婦難承其重的是小兒子因病去世,所以常哭泣度日。

10年後,男的在南京政府辦事,較為安定,而東北已淪入日本之手,所以接了夫人和兒女去團聚,見面時,猶如陌生人。他們倆原是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無論學歷、見識、理想都格格不入,怎可維繫這段婚姻?但事實證明,夫妻倆相濡以沫至終老,羨煞旁人。

如果可以選擇

又54年後,夫人的女兒問母親,如果她可選擇的話,是否仍會選擇嫁給父親?她想後說:「我還是會嫁給他。他雖不是『家庭第一』的男人,但他是個溫和潔淨的真君子。」這是我所聽到對男人的最高評價,令我感動不已。

原來到南京之後,不是安居樂業,而是抗戰的時期。兩人與兒女一齊共患難,顛沛流離,過着流亡的生活。戰火使他們更加親近,為日後的幸福婚姻,建立了穩固的感情基礎。

在那個大時代,相似的故事不少。以上我是節錄台灣老教授齊邦媛名作《巨流河》書中,描寫她的父親齊世英和母親裴毓貞的段落。齊世英為國家貢献良多,很多紀念館都有他的事蹟。

夫婦相愛的依據

我說起這故事,是想反映戀愛與婚姻的關係。現今人注重戀愛,卻忽略了責任與關懷,所以很多婚姻不愉快。就算盲婚啞嫁,只要二人同心,一樣有幸福。

對夫婦來說,有共同信仰更好。知道愛是從神(上帝)而來,並且永不止息,夫婦相愛,就有了永恒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