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時事評論: 清盤、光碟、惜食

2013年4月 

文/陶天佑

近年,國際間已開始正視廚餘問題,一如中國同胞提倡的「清盤」、「光碟」,以及香港人呼籲的「惜食」等行動,都是提醒大家要珍惜食物、去除壞習慣。其實,普羅大眾包括你和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盡一己本份,同心參與環保事宜,便能形成一股龐大力量,扭轉頹勢。

資源消耗 環境污染

現代人通常以金錢來衡量價值及問題的嚴重性,以廚餘為例,我們可能著眼於澳洲去年浪費食物達80億澳元的金額上,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但卻難以金錢評估的層面,例如尊重食物內在的價值,還有它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

※ 資源消耗──過份砍伐森林,令土地沙漠化,減少了樹木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令溫室氣體增加;過量抽取地下水,斷流、地陷的情況愈來愈多。更為嚴重的,是當資源不能再生,或再生能源(如水)的消耗量大於供應量時,便會引致資源短缺,甚至耗竭。

※ 環境污染──在運輸、棄置食品過程中產生污染:如食品包裝、分解食物時所排放的氣體(如甲烷methane);食品生產和消耗過程中產生污染:如殺蟲劑流入食物鏈、使用石油或天然氣時造成空氣污染及酸雨。

較鮮為人知的,是多吃蔬菜少吃肉,對自己及環境都有好處。著名科學雜誌《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指出,超過一半的農作物是用作餵飼供我們食用的牲口。要是牠們的排泄物沒經過污水處理的話,其中的抗生素及激素便會流入河流、水道,污染環境和影響我們的健康。飼養牲畜所排放的氣體約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0%,單是牛羊每年便釋出數百萬公噸甲烷。吃掉(即飼養)2.2磅牛肉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等同亮著家裡所有的電燈,或不停駕駛三小時。試想想,若一星期少吃一天肉,已能減少來自食物的七分一碳放(carbon emission),何樂而不為?

惜飲惜食 減少浪費

大家要珍惜食物、去除壞習慣。假若我們積極採取3R策略,以Reduce(減量)、Reuse(重複再用)、Recycle(循環再造)這順序作為處理廚餘的優先方法,定可減少浪費及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

※ 減量──用餐或點菜時要求較少的份量,以便把碟盤上的所有食物吃光。這是3R中最佳並最有效的方法。

※ 重複再用──在學校、工作場所、外出用膳時,帶備可重複使用的餐具、餐盒、水杯;餐盒(1.2公升或以上的玻璃容器最為理想)更可用來裝載剩餘的食物。另一方面,善用所有食材(包括骨頭、剩菜等),發揮創意烹飪技巧。

※ 循環再造──可善用自家後園的堆肥箱(compost),把廚餘(最好是蔬果)及後園的有機廢物放入箱內,隔層加入綠色(如草、植物)和啡色(如報紙、碎紙)物料,注入適量水份(絕不宜多),不時攪拌以增添氧氣幫助腐化,形成的堆肥可作為花床、種植之用。由於肉類和骨頭難以在短期內腐化,兼且容易招惹老鼠、狐狸等前來堆肥箱覓食,因此不放為妙。

循環再造的過程中,需要額外的能源及金錢來收集和處理廚餘,加上不能將食材好好利用,因此是3R中較為遜色的方法。

自行種植 好處多多

好些華人喜愛開墾自家後園或利用社區園圃,一嘗種植及收成之樂。對於蠢蠢欲「試」的朋友,不妨由花盆、通水良好的容器,或一小角土地開始。起初不宜種植太多,應考慮自己的時間、能力,以及瓜菜不同的收成期,盡量多作嘗試、享受過程。

植物的天性是抽取泥土養份,故此土壤健康尤為重要,健康的泥土有助有機方法(不用農藥和化學肥料)種植。提議初學者可使用加入了堆肥及其他有機物的三合一泥土(triple mix),種植一些容易生長的植物,如番茄、小黃瓜(zucchini)、茄子、生菜、小紅籮蔔(radish)、辣椒、香草(如薄荷、薰衣草等)。完成種植後,不妨覆蓋樹皮(multch)護根,它同樣是減少野草、保留水份,以及美化園圃的好幫手,且要緊記定期灑水施肥(可撒上自家堆肥)。堆肥也可浸入水中,化為肥料噴劑,使植物更易汲取養份。愛好咖啡的人士,應保存咖啡渣,為需要酸性泥土的蕃茄,提供極佳的食物。

同心合力 珍惜資源

縱使食物是可再生資源,但亦有其限制,皆因我們的消耗量往往超越再生量。加上,食物鏈的整個過程所造成的污染不勝枚舉。因此,我們應該及早正視廚餘問題,同心合力珍惜食物和資源,努力保護環境。其實,普羅大眾如你及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盡一己本份,便能形成一股龐大的力量,扭轉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