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媽媽曾經是超人

2013年5月 

英文原著/鄧寶珍;
中文翻譯/鄧雪儀

我經常這樣想:媽媽是個超人!事實上,她是我們家庭的核心,把家裡每一個人連結起來。從前家裡很窮,因此,家中的膳食,都由她負責烹調。所謂熟能生巧,很自然地,媽媽成了家人和朋友的好廚師。媽媽亦是我們的家庭醫生。外祖父母對中藥很有研究,每當我們有病,媽媽總是盡力為我們提供中藥治療,很少帶我們找西醫求診。記得小時候,肚子絞痛,媽媽就會用一些生油倒在自己手心,然後溫柔地為我在肚子上按摩,直至所有脹氣散去為止。有時候,她會為我們烹煮一些美味的中藥,有空又會為我們縫製衣裳。媽媽有十個孩子,而我們從來卻只需要買鞋子。

媽媽是家中的和事佬和審判官。她不可以容忍我們弟兄姊妹之間,有任何爭辯或敵對的事情。所以,我們從小就學會互相尊重和彼此合作。在家庭裡,她總是盡力去建立各人的關係。

住進安老院

媽媽住進安老院之前,我們聘用了一位傭人照顧她。傭人每周要放一天假,我們又不能在傭人放假的時候找到替工,而媽媽往往就在傭人放假的時候,發生意外。每一次傭人把她從醫院接出來,她又很快的要再進醫院,因為她在傭人不在的時候,就會自己溜出去,往往就跌倒在街上。更加令人擔心的是,媽媽患有老人癡呆症,自己的住址和電話也記不住。她隨身只帶著老人證,警務人員不能正確知曉她的身份,只好把她送到醫院,直至傭人放假回來,又再到醫院接她回來。這些尷尬的事情屢次發生,幸好我們有這麽一位負責的傭人,否則我們兄弟姊妹都在澳洲,沒有人照顧媽媽,情況就可能更糟了。當媽媽的健康情況繼續衰退的時候,安老院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她現在已經適應了那裡的環境,亦願意接受專業的醫療幫助。此外,我們請了一位半職傭人,每星期有三天去安老院探望她,以確定她是否一切妥當。

喜歡聽粵曲

只要經濟許可,我便會回香港探望媽媽。我會為她唱歌及說故事,盡力使她開心。我為她按摩、清洗面部、修剪手指和腳趾甲。她的腳趾甲很厚,上次回去的時候,我教了傭人如何為她修剪。曾經有人告訴我,可以用一些醋,把趾甲浸軟,修剪起來就方便多了。

媽媽喜歡聽粵曲,和她在一起的時候,我會替她唱一些改良的粵曲詩歌。她很喜歡這些歌,但卻不願意開放自己的心去聽福音。入安老院之前,由於她的雙腳很堅硬,就連鞋子也穿不上。現在好多了,她可以穿拖鞋了。上帝體恤她,不讓她再行動,免得她又跌倒。媽媽亦樂意坐在輪椅上。她喜歡空曠環境,所以每當有機會,我便會把她推到樓下的花園,讓她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媽媽現在就好像一個嬰孩,需要家人的照顧、關懷和愛心。每當她見到我們兄弟姊妹,總是開心大笑,因為她仍然認得我們。但一些比較疏離的親戚,她就記不起他們了。我希望有一日,她能夠接受福音,享受主賜給我們的永生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