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以愛化解隔閡

2013年5月 

文/馮智公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孟郊的《遊子吟》,與朱自清描述父愛的散文《背影》,互相輝映。父愛母慈,子孝思親,教人感到兩代之間,溫馨無限,是理想家庭的典範。

友人自楓葉國到訪,閒談中提到那邊曾發生的一宗移民家庭悲劇。事主是來自台灣的老教授,因他不允許在加拿大長大的妙齡女兒赴男友的約會,把她關在家中,結果女兒悲憤交集,以自殺來反抗父親的管束。

這個不幸的事故,反映出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和家人彼此相處中隱藏的困難。特別是新移民的家庭,他們除了因社會急遽演變而造成的代溝(generation gap)外,再加上因中西文化的差異而產生的隔閡,誤會頻仍,以致傷害彼此的關係,甚至演變成悲劇。    

許多父母,往往不自覺地對兒女年幼時可愛的形象,過分地留戀;另有作父親的,常以訓話口吻和成年的子女說話,徒惹子女的反感。上述家庭悲劇裡的老教授,在心態上仍滯留在女兒年幼時在台灣的情景,並沒有醒覺到女兒已是青春少女,不再是膝下孩兒了,教導方式豈能一成不變呢?況且,女兒生活在西方社會,接受西方教育的薰陶,與父親昔日在原居地的「社化過程(socialization)」大相逕庭;兩者所陶造出來的思維方式也不一樣,若不肯面對這些事實,再加上處理不當,兩代人相處,自然問題叢生。

環境每有轉變,人就需要重新適應,然而一般人對太大或過急的改變,都會產生抗拒,倘若事情涉及個人基本價值觀時,便更感為難了。像60年代一部名電影《誰來晚餐(Guess who will come to dinner)》,其中黑人女主角薛尼波特教訓老父說:「不要以為我欠你什麼!你養育我成人,是你為父應盡的責任,正如我現在要養育自己的下一代一樣。」側重理性,是西方文化的特色,所以土生土長的兒女,敢挑戰權威,與爸媽爭辯論理;而自幼受傳統中華文化所薰陶的家長,則會視上述電影中女主角的言論為大逆不道。

在這瞬息萬變的環境中,要保持家庭的完整,除了父母子女之間要有愛的基礎外,還要接受世間事物必變的事實,並放下成見,了解對方的困難,一同學習適應。這樣,作父母的,便不會視兒女的爭論為忤逆;作兒女的,也因了解年長者通常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環境的轉變,而對父母多加體諒。倘若彼此間的關係惡化至無法解決時,當事人便應克服「家醜不外傳」的心理,儘早去尋求專業家庭輔導了。

歸根究底,愛是幸福家庭的維繫力。以基督為首的家庭,必滿有愛的馨香,因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節)。並且,他們因心有倚靠,故能處變不驚,不會迷失方向。聖經如此教導信徒:「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十二章2節)。這金句可給身處變幻世界中的人,特別是新移民家庭,追求「家和萬事興」的照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