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人生: 瑤琴感卓氏 文章動漢王

2013年6月 

文/畢珠

《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
有一艷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由交接為鴛鴦?

—漢‧司馬相如—

漢武帝時代的首席文豪司馬相如,以辭賦馳名於世。他的文章鋪陳華麗、氣象萬千,在中國文學史上,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漢書》和《史記》,詳細地記載了他的生平,其中包括了他的風流韻事。

司馬相如,字長卿,四川成都人。少年時好讀書劍擊,曾作孝景帝的武騎常侍,後為梁孝王門下客卿。這時他寫了《子虛賦》,生動地假借「子虛、烏有」兩位先生的談話,大膽地諷刺當時帝王諸侯相聚,不談國政道德,卻專注淫樂,各顯奢華。他的錦繡文章,使他在文壇上嶄露頭角。
梁孝王死後,司馬相如無以為業,只好投奔在臨邛當縣長的好友王吉。王吉對落魄的相如十分恭敬,盡力把他介紹到上流社會。有一天,臨邛的首富卓王孫,設盛宴請他到會,在酒酣耳熱之後,王吉厚著臉皮,請相如鼓琴作樂。相如知道卓王孫的女兒文君,貌美多才,正孀居在家,於是撫琴寄意,以一曲《鳳求凰》,來挑動她的情懷。

連夜私奔 當爐賣酒

卓文君聞琴而至,在屏風後偷偷窺探,看見相如雍容閒雅、英俊瀟洒,便情不自禁地愛上他。相如因思慕文君,以重金賄賂文君的侍婢,請她向文君吐露心曲。那天晚上,文君帶著細軟來找相如,兩人連夜私奔,雙雙逃回成都老家。

相如和文君回到成都,家徒四壁,除了變賣文君帶來的細軟外,無以為生。於是他們回到臨邛,當街開了一個酒舖,文君上灶當爐,相如充做酒保。卓王孫被女兒丟盡了面子,於是閉門謝客、足不出戶。文君的叔伯兄弟,看見這個僵局,便勸卓王孫說:

「你有一男二女,所缺的不是財而是才,司馬長卿雖然窮,論人才也配得起文君了,現在這個樣子,大家都不好看啊!」

卓王孫只好分給文君僕從百人、金銀百萬,讓他們回到成都,置田產做富翁。

勸喻漢王 敬拜上帝

那時漢武帝即位未久,求才若渴,他十分讚賞相如的《子虛賦》,於是把相如冊封為侍郎。相如常藉著辭賦來勸諫武帝,在《上林賦》中,他勸喻武帝棄奢華、崇儉德,提醒他:「……登明堂,坐清廟,咨群臣,奏得失,四海之內,靡不受獲……」

又上書《諫獵》,明諫武帝不要以狩獵為樂,藉此暗暗地告訴他,窮兵黷武、南征北討,是十分危險的:「……蓋聞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所忽者也……」含意十分深厚。

相如為宦期間,在平亂、外交等方面,都有所成就。當相如病重時,漢武帝派人去取他的作品,以便保存;但使者到達時,相如已與世長辭了。重作孤孀的卓文君,把相如惟一的遺札,託使者交給武帝,那是一篇《封禪》的文章(所謂封禪,即在高山上築壇,拜祭上帝和皇天后土)。文中相如對武帝說:歷代有賢德的君王,莫不謙卑地敬拜上帝,他既受命於天作皇帝,應有責任為人民向上帝求福祉。

縱觀中國歷代有智慧的人,莫不承認有神的存在,今日那些武斷沒有神的人,是否應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