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窗: 亞歷山大帝的老師 亞里士多德

2013年7月 

文/石溪

柏拉圖最得意的弟子,是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他於主前384年,出生於馬其頓的名門望族;父親是國王的御醫,家學淵博,使他小小年紀,便對生物學和實證科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7歲那年,他赴雅典的柏拉圖學院深造,遨遊於知識瀚海達20年,直至柏拉圖逝世才離開;此後他週遊列國,並娶了一位郡主為妻。

他42歲時回到馬其頓,受聘為王子的老師;他這位學生,就是後來的亞歷山大帝。主前335年,亞歷山大登基後,他回到雅典設帳授徒。在亞歷山大帝東征西討,進行軍事擴張時;他曾多次進言,提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大帝雖沒聽取老師的意見,但卻提供了大量金錢,資助他作學術研究,此後他雄踞西方學術權威的寶座,長達1800年之久。

亞里士多德學識之廣博,不但前無古人,更後無來者。他至少有170部著作,如今遺留下來的仍有47部,內容涵蓋了天文、地理、大氣、倫理、政治、法律、動物、胚胎、解剖、生理、心理、藝術、哲學、形而上學……等領域,在當時簡直是一部百科全書。

他有一句名言:「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他對學術研究,反對墨守成規;認為必須經過理性思維、實驗分析,才可作出客觀的結論。他提倡的邏輯思想方式,對西方科學產生巨大影響。亞氏的邏輯學,來自他對「神」和萬物的認知。他認為宇宙有三種實質:

一種是可感覺又可毀滅的,包括植物和動物;另一種是可感覺但不可毀滅的,包括天體;再一種是既不可感覺、又不可毀滅的,包括人的理性、靈魂及神。他證明有神的論據,是宇宙運行的第一因;他對神的定義,是「永恆不變的推動者」。祂所創造的宇宙,不是被神秘主義、幻術和機會所控制,而是遵從著一定的規律運行。因此人類對自然科學,進行深入探討是值得的。

他又說雖然神隱而未現,但世界上一切的生物,都在不同程度下,察覺神的存在;並被對神的敬愛推動而行。因此,神是一切活動目的之原因……當然,亞里士多德對神的認知,是不夠完全的,但在耶穌基督未降世、聖經真道未廣傳之前,他能有此穎悟,已是十分難能可貴!

主前323年,亞歷山大帝駕崩,反對他的人佔領了雅典。亞氏因亞歷山大帝的關係,而受到牽連,被加以「不信本國之神」的罪名,被通緝起訴,他不願重蹈蘇格拉底的命運,而逃離雅典。一年之後,亞氏在顛沛流離中逝世,享年62歲。人類的愚昧無知,殺害了這萬代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