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子吟: 處處無家處處家

2013年7月 

文/影

家,為居也,在庭院一起居住的人,就是家人。試想一下,有多少個中國節日,要求家人團圓,整整齊齊的聚在一起,吃頓飯、見見面,就可知中國人重視家庭的傳統。不過,對我們這群旅居外國的人而言,「家」又是怎樣的一回事?老家、鄉下是家,還是現時起居作息的地方才叫家?在澳洲出生的,也許能坦然地叫澳洲做「家」,但留學生又怎樣?

也許,我們這新一代,不多不少都對家的概念有點糢糊。出生地是家,澳洲和向友人租住的家又叫家;家中的父母、兄弟姊妹叫家人,學校裡又有一群無血緣關係、卻稱兄道弟的好友,也許他們更像家人:起床上學、午飯閒談、黃昏散步、晚餐派對,一年中超過一半時間和他們出雙入對,比有血緣關係的家人還要多!其實,誰才是真正的家人?

對留學生來說,真不知道世界是太大,還是太小。澳紐、歐洲、美加,可以去的地方有很多,亦很方便,一有時間就可往外跑。香港和中國離澳洲不足十小時,但加上時差後,卻又變得有些遠。中文程度不算高,英文又未夠流利的我們,到底算是什麼國籍?護照上寫的就是了嗎?我們沒有上一代對故鄉的執著,人生有一半時間放洋異地,在大世界中飄泊,處處無家處處家。告訴我,到底哪裡才算是家?哪裡又不算家?

話說回頭,我每逢佳節倍加思念的,卻不是日夜相對的宿友,也不是什麼國家城市,而是「親」──對自己最親切、跟自己最親近的人,那種聚在一塊兒的感覺。也許你跟他們有一點點的文化差異、跟他們已好幾年沒見面,甚或曾經吵過一場,再見面也不懂得說什麼,更不曾說過一句「爸爸、媽媽,我愛你」……但他們仍是你最親的家人,有著無可替代的感情和關連,也是家的所在!

家人──是神(上帝)為你我所揀選的,是最好的,自母腹中,神已把我們每一個刻在衪的心裡、手上,應許給我們最好的,隨著種子發芽生根,憑著愛茁壯成長,培育成為今日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