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疫情改變置業心態

2021年5月‭ ‬

陳冠翹

一場疫情,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模式,在家工作也成為主流。縱使現在澳洲的疫情得以控制,政府及企業也逐漸重開工作間,人們也越來越習慣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模式。這個改變,也讓打工一族對居住的要求產生變化,究竟疫情會怎樣改變置業的心態?筆者在墨爾本從事房產投資的工作,協助不少客人一步步置業及建立投資物業。和大家分享兩個個案,一起探討疫情如何改變置業的心態。

時間換取空間

Jenny和Patrick(化名)是在市中心工作的上班族,為了就近工作地點,以及生活便利,在市中心租住一個公寓,上下班非常方便,由家中步行到公司,不用15分鐘,途中經過旗杆花園,景色非常怡人,而且住家樓下,就是各式餐廳及超市,購物消遣十分方便。唯一的問題就是家中的空間有限,不過Jenny和Patrick的工作都十分忙碌,日間在家的時候也不多,晚上有時候也不在家煮飯,索性到附近餐廳用餐。

可是疫情來襲,轉為在家工作,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附近的餐廳,也只可以外賣,週末也不能外出活動,整天留在家中。而家中的空間也越來越不夠用。當初選擇住在市中心,Jenny和Patrick主要的考慮的是以空間換取時間,不過疫情之後,開始考慮改變一下,以時間換取空間,家中需要大一點,每人都需要一個工作的空間。不過同時,也要平衡將來仍要到市區上班。

然而最為實際的,是資金的考量,Jenny和Patrick都有穩定的收入,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問題是首期,他們一下子拿不出10多萬的現金作首期,所以考慮期房‭(‬Off-the-plan‭)‬的物業,有約一年的成交期,可在財務上作預備,並且善用各項政策上的優惠,例如首次置業補助。經研究後,Jenny和Patrick選了在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的地方,買入一套3房的別墅,平衡了生活的空間和工作往來時間。

逆境置業

Florence(化名)是一位80後,與家人同住墨爾本的東區,看到房價在過去數年一直上升,在家人鼓勵下,開始有置業投資的打算。剛開始的時候,目標在家附近的區,但都遠超她的預算。就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當時的社會氣氛非常低沉,金融機構也作出非常負面的預測,她原本也打消了置業這個念頭。

後來,我們認識了,了解了她的情況,並和她一起客觀分析。以她的個人情況,她的工作沒有受疫情影響,反而工作量增加了。而澳洲過去的記錄,每一次物業市場的調整過後,都會有一個大幅反彈。況且,澳洲是全球控制疫情最成功的國家之一。果然,往後的數據,也反映了澳洲的經濟復甦步伐及樓價的穩定性,遠比預期好。

不過對Florence而言,有兩點需要考慮:第一,物業投資是長期持有。所以首要考慮的是可負擔性。這個物業,如果將來作為投資出租,一定要做到正收入,才能夠長期持有。即是租金收入扣減供樓等開支後,還有盈餘。第二,選擇空置率低,容易出租的地區。所以,選擇物業的條件,首要是在她的負擔能力以內,能夠長期持有,能夠有足夠時間讓物業升值。更重要是租金與樓價比例高的區,這些地區未必是傳統的華人區,但有穩定的租務需求。

Florence把握了疫情帶來的機遇,在墨爾本東南區買入了一套全新的物業,是大型發展商開發的大型屋苑,在今年年初交收,而且在交收的第二天就租出了。

小結:

疫情確實改變置業心態,置業的人的考慮重點,由著重地區,轉為更著重生活空間。更重要的,在這過程中,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有時候需要專業人士和你一起策劃,才能夠把握疫情帶來的機遇。最重要的,是凡事求問掌握萬有的上帝,祂知道過去現在和未來,而且對尋求祂帶領的人,祂說「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馬太福音》七章8節)

筆著帶著一家大小由香港移民到澳洲墨爾本,在臉書有一個小天地分享移民生活的點滴,有興趣可以搜尋「Ricky爸爸墨爾本移民記」一起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