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迴響: 歧視、奇事

2021年12月    

潘振輝

莫理森總理提出一項宗教歧視法案,期望在下議院順利通過,再由上議院審核而成為法律。但黨內部份同僚對此極為關注,認為該法案極具爭議性。該法案的核心內容,主要是確保不同宗教的「信仰聲明」在不威脅、恐嚇、騷擾、誹謗,或對他人懷有惡意時,皆不視為歧視性言論。法案還闡明,宗教團體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按照他們的信仰行事,亦不當作歧視性行為。至於較早前曾提議保護言論者不因表達宗教信仰而被解僱的條款(所謂 Israel Folau 條款),則在今次動議中被刪除。

澳洲並不以宗教立國,故此很多議題,都可以開放討論。一條法例的定立,必然經過多番辯論,以期能夠兼顧各方權益,平衡不同聲音,特別是具爭議性的條款,更應如此。

基督信仰在西方傳承兩千年,只是人們聽慣了,習慣了,原本是人與上帝的盟約關係,現在被當作習俗傳統,可以任意抵擋。加上整個世界的世俗化,人心趨向肉體的滿足,一旦牽涉宗教信仰議題,竟將宗教團體,當作洪水猛獸。你一發聲,他就說你「以大欺小」,「恃強凌弱」。他們舉著「平等」的旗幟,實則對宗教團體充滿敵意,不能多角度審視提案,失去議論精神。

我們當留心看清楚,當「平等」的聲音甚囂塵上的時候,背後的動機是什麼。近年來,男女平等、性別平等的思潮高漲。平等的本意,是讓不同的人群互相尊重。不同的人群,可以有各自表達的自由。你有贊成同婚的自由,我有反對同婚的自由。如果在法律上,只有贊成的自由,沒有反對的自由,這種法律還是平等的嗎?如果教會團體不能對社會議題自由發聲,那麼這個社會還有言論自由嗎?如果一個基督徒因信仰的理由拒絕為同婚人士製作結婚蛋糕,就會被控「歧視」,被全城公審,電台報章,社交媒體,實行未審先判,硬要他人放棄自己的信仰原則,這豈非另類的不平等。這種奇事,過往已經發生,盼望莫理森總理提出的法案,能夠杜絕這種奇事重演。

(作者現居悉尼,任教於大學電腦科學系,專研人工智能及自然語言處理)

2021年12月內容

12月pdf : 12月pdf

專題 : (社論) 有所不為的自由有主愛同在的聖誕節佇足:尋見亮光耶穌基督 永恆的盼望聖誕頌送聖誕卡的藝術聖誕的意義

社區迴響 : 信仰自由歧視、奇事

天倫樂: 來自天父的祝福!啟發子女的智能

生命線 : 謙虛耶穌降生去哪兒了?

智慧之窗: 思想者──蟲與鳥的對話

昆士蘭專頁: 布里斯本有個媽媽小組誰能醫治我焦慮?

墨爾本專頁: 閉關與開放神是我的拯救

生命的旋律: 兩種父愛

雲彩集: 趙西門 歷盡磨難的忠僕等候

藍山集: 當生命走向中點聖誕節來臨

談文說藝: 門裡門外

健康寶庫: 獨具風味的蘿蔔乾

美味人生: 聖誕乾果蛋糕

旅行天地: 獻給溫莎古鎮的小禮

國際時事 : 氣候峰會的得失與出路

生活資訊 : 社區短訊

愛心匯點 : 廣西兒童之家 少數民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