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
費偉華牧師
1932年作家茅盾創作的《林家舖子》,講述的是杭嘉湖地區一個小店舖的主人林老闆,在日本進攻上海,導致時局動盪和經濟蕭條這一大背景下,如何艱難地支撐店舖。他想盡辦法去化解危機,最後仍然偷偷地欠款逃跑。
生意和職場在國泰民安時也會有挑戰和困難,時局動盪時更是如此。新冠疫情已經持續兩年了,給很多行業帶來困難:有些行業出現巨大的虧損,如航空業、旅遊業、餐飲業;有些行業面對顯著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如醫院、養老院、物流業等。我們該怎樣有智慧地面對這一切呢?
第一、疫情下的職場挑戰韌性
《林家舖子》的林老闆嘗試了收賬、貸款、促銷等各種手段,以圖緩解舖子面對的危機。疫情下的生意陷入困難時,老闆和員工要發揮創造力以改善經營,比如餐飲業提供送餐服務。假如生意實在無法經營下去時,即時停業止損也不失為明智的作法。
因疫情導致工作強度和壓力顯著增加的行業需要採取有效的緩解措施。比如,醫院要增加醫護人員,一方面保證病人得到照顧,另一方面避免醫生和護士的「職業過勞(Burnout)」。員工在面對顯著增加的工作強度,也需要韌性,理解老闆提出的暫時加班的要求。
第二、疫情下的職場需要犧牲精神
醫院、養老院、幼兒園和學校這些行業,員工在工作中常被暴露在病毒感染的威脅下。雖然注射疫苗後很多人的症狀不重,但有沒有長期副作用誰都說不準。所以,這些行業的工作人員需要秉承犧牲精神去服務病人、老人和孩子。最近政府修改了隔離規定,很多密切接觸者甚至是感染者需要回去上班,這也是犧牲精神的體現。
犧牲到什麼程度?我們不應該盲目犧牲,盡力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是有智慧的做法。醫護人員需要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工作,假如一些人的身體不能適應防護服,醫院應當體恤他們,把他們安排到不需要嚴密防護的崗位上。物流業因為網絡購物激增,需要運送更多東西,但運送貨物的人員不該長期疲勞工作。
第三、疫情下的職場需要更多包容
人與人相處,非常需要包容,在疫情的壓力下需要更多包容。老闆可能因為生意蕭條而心情鬱悶,假如他說了一句傷人的話,員工應給予理解和體諒,不因為他的話惱怒,反而給予鼓勵和安慰。一個同事可能因為家庭關係緊張而身心疲憊,工作狀態和效率很低,這時其他人不是數落和責備,而是關心和慰問。假如我們給予彼此更多包容,就產生更多應對困難的力量。
第四、疫情下的職場需要更多倚靠上帝
上帝一直在對世界說話,讓人們悔改歸向祂。因為人們不理會上帝此前的細語微聲,上帝改用災難對世界大聲疾呼。當世界因為科學技術發達而驕傲膨脹時,上帝就藉著災難,讓人們清醒地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和脆弱。所以,要在職場上保持謙卑,時刻敬畏造物主,並且倚靠祂,度過這場災難。
2022年3月內容
3月pdf : 3月pdf 專題 : (社論) 疫情下的職場: 韌性、犧牲、包容與倚靠 • 神的路最美善 • 疫情下的企業管理—訪匯創集團主席吳步雲— • 37年職場生涯傳揚主 • 職場起伏原是恩典 • 風雨同舟:職場概覽 社區迴響 : 武力不能征服世界 清零共存哪樣可行 • 鐵鏈下的祈禱 天倫樂: 絲瓜故事 • 「戰火」家庭 談夫妻關係 • 不要輸在起跑點? 生命線 : 自由與民權 • 以斯帖被立為王后 特稿: 逐浪於奧密克戎(Omicron)「大海嘯」 昆士蘭專頁: 專題討論: 學校入學協議風波 • 最新《環球聖經譯本》贈送布市教牧 墨爾本專頁: 經歷上帝的帶領 • 後疫情維州新進展 生命的旋律: 龐立強:基督信仰不是冰冷的法則 雲彩集: 尹道明:持守信仰與傳揚福音 藍山集: 我的幫助從你而來 • 我願獻上 小小的我 • 行在正道上 談文說藝: Jojo Rabbit喬喬的異想世界 • 安娜的決定 健康寶庫: 冬瓜的營養與功能 美味人生: 炸香蕉糕 國際時事 : 2022經濟大氣候 • 冬奧兩樣情 生活資訊 : 怎麼判斷我是否需要心理諮詢? • 共步人生路──訪梁定仁牧師── • 社區短訊 愛心匯點 : 有幸升讀大學 感謝兒童之家 教會消息 : 網上健康講座:癌症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