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拯救的樂章

2014年11月
文/鄒立基

愛是有力量的,蘊藏著愛的音樂,能感人落淚,激勵人心,甚至可以救人一命。

猶太裔波蘭鋼琴家薛菲曼(WladyslawSzpilman),在其日誌中記錄了他逃難之旅,音樂與他的生命緊緊相連,事蹟被拍成電影《鋼琴戰曲》(The Pianist)……

惜才華,放下敵意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進軍波蘭捉拿猶太人,頃刻間, 全國頓成人間煉獄,頹垣敗瓦、滿目瘡痍。

躲藏於廢墟的薛菲曼,並沒有忘記音樂。在一間破屋裡,他找到一部鋼琴,但不敢彈奏,怕被人發現,只讓雙手在琴鍵上空任意飛翔,幻想著與樂隊合奏。

好不容易找來一罐罐裝食物,卻無法打開;罐頭跌下, 不停滾動,停在一雙閃亮的皮鞋前。倒抽了一口涼氣,薛菲曼緩緩抬頭,一個德軍上將正冷冷地盯著他,大難當前!命運卻在自己一雙會彈琴的手裡。上將說:演奏吧!

琴聲隨之響起,正是「鋼琴詩人」蕭邦在祖國戰亂、思鄉與傷破情緒中寫下的《G 小調第一敘事曲》。時而沉鬱, 時而激昂,薛菲曼沉重的心情,痛苦與掙扎,傾瀉於琴聲與手指之間。曲終,上將對薛菲曼說:「你我為何仍活著, 只有上帝才知曉。」話畢,便悄悄離開!

音樂,救了薛菲曼一命。

念祖國,獻上琴聲

薛菲曼用琴聲訴說心中情,感動敵人;上將欣賞他的才華,憐恤他,成了他的救命恩人。這種超越了種族仇恨的情操,表現出人類極高的愛。

然而,如果薛菲曼演奏得強差人意,情況又會如何呢? 他會被殺掉嗎?在薛菲曼的琴音裡,必定是展現出愛國的情操。與薛菲曼一樣,蕭邦也是波蘭人,他的旋律,抒情卻帶點悲愴,最能宣洩其愛國之情。

蕭邦祖籍法國,生長於波蘭首府華沙。1830 年,20 歲的蕭邦決心到巴黎深造琴藝。旅途中,他停留在德國和維也納開演奏會。這年,波蘭與帝俄開戰,幾個月後,更驚聞祖國淪陷於帝俄手中,俄軍佔領了華沙。傷破與悲憤之餘,蕭邦寫下歇斯底里般的《革命練習曲》。再沒機會回故土,作曲家只能創作一首首注入家國恨、民族情的哀鳴悲聲,以寄鄉愁。

愛世人,十架犧牲

因著情,蕭邦寫下震撼心魂的樂章。因著愛, 韓德爾寫下莊嚴神劇《彌賽亞》(Messiah)。《彌賽亞》在倫敦上演時,英皇喬治二世也親臨劇院,觀賞這場盛大音樂會。當劇情描述到耶穌被釘死在十架上, 合唱團高聲頌讚「哈利路亞,因為主我們的神、全能者、作王了。」的時候,國王禁不住內心的激動,肅然起立, 向這位萬王之王衷心致敬。

耶穌,為要尋找失喪的靈魂,甘心捨棄尊貴,降世為人, 犧牲自己的性命,流出寶血,叫那些信靠祂的人,得救贖, 享永生。在這位萬王之王面前,世上所有君王,都顯得渺小和卑賤。韓德爾能寫下這樣感人的樂章,全因十字架上的愛……

愛的力量,誰可猜測?我相信在世上沒有別的愛,可與耶穌的愛相比。因為「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 或者有敢做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聖經‧羅馬書》五章7-8 節)

其他繽紛世界文章

拯救的樂章
公義之光明如正午
馬利亞和以利莎白的喜樂

2014年11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藍山集澳紐風情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生命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