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遊蹤: 古田教案中的宣教士

2015年4月

文/黃建輝

五名遇難者,左二與左三為史犖伯夫婦
五名遇難者,左二與左三為史犖伯夫婦

在19世紀末,英、美、澳洲的宣教士前往中國宣教。當時清政府政治腐敗,多次戰爭失利,人民生活困苦;當權者利用仇外心理轉移不安情緒,帶著和平福音的西方宣教士便成了受害對象,其中以古田教案較為突出。

古田教案(Kucheng Massacre)是光緒21年6月11日(公曆1895年8月1日),發生於福建省古田縣的一場教案。當天,古田齋教教徒襲擊了正於古田華山上避暑的英國傳教士──史犖伯(Robert Warren Stewart)及其妻兒和隨行者,死難11人,焚毀房屋兩棟。古田教案是義和團之亂前(1899-1901年),中國人攻擊西方人最嚴重的事件;在中國教會歷史上,能與之相比的,只有發生於1870年的天津教案。

事件背景

1892年,江西贛州人劉祥興以釘秤補碗為生,來古田創立齋教會。三年時間,發展會眾逾三千人。這些加入齋教的人懷著不盡相同的目的,但基本都是處於社會底層的貧民。在齋教組織領導下,他們抗租抗稅,與官兵對抗,甚至揚言要攻打古田縣城殺戮官員,使古田地方當局十分頭疼。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也催化了底層百姓的逆反情緒;至1895年,齋教徒與清政府的矛盾已激化成劍拔弩張之勢。

在古田教案爆發之際,英國傳教士史犖伯攜帶家屬及其他幾位女傳教士(包括美國人及澳洲人)來到古田華山的僻靜山莊避暑。他們帶著度假的心情,從未想到有什麽危險。

其實,當時齋教會軍資匱乏,其實還不具備和滿清地方政府抗衡的條件,因此暴亂的領導者也曾明確要求「搶得贓物挑回山髻充作公用」;齋教組織認為殺洋人受到的懲罰會比直接對抗政府輕微得多。

事件經過

從攻打華山的情況來看,原先出發時浩浩蕩蕩二、三百人,真正行進到華山時,僅剩百餘人;發起進攻時,實際襲擊的才十來人,在外接應或附合助勢的也才30多人,其餘多因畏懼而入山林等候。齋會暴徒抵達目的地正是清晨,史犖伯一家及其他女教士仍在睡夢中,只有幾個孩子在門外玩耍。暴亂中喪生的,除史犖伯本人外,其他受害者皆為毫無自衛能力的女性或兒童。

這其中,有兩名來自墨爾本東區Kew的桑德斯姐妹(Saunders即荀姑娘):姐姐納莉(Nellie),生於1871年;妹妹陶普思(Topsy),生於1873年。當姊妹二人被派往中國傳教時,姐姐22歲,妹妹只有20歲。在中國傳教的西方人士中,她們的年齡可能是最小的;她們除了受過簡單的急救訓練,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所有的,只是一顆渴望傳播上帝福音的心。

古田教案的誘因,並非齋教與外國基督教會之間的信仰或利益衝突,而是以下層貧民為主體的齋教組織和滿清統治者之間的矛盾,這才是真正不可調和的。

百多年來,西方宣教士爲了讓中國人聽聞耶穌基督的福音,放棄本國的舒適生活,前赴後繼前往中國,甚至將生命獻給中國。今天,他們播下的福音種子正在中國遍地開花結果。當我們回望歷史,不僅為紀念他們,更要感謝我們的神(上帝)!祂是多麽恩待中國、眷顧中國人啊!

11名遇難者名單:

英國聖公會差會(CMS)派出:Robert Warren Stewart(史犖伯)、Louisa Kathleen Stewart(史犖伯的妻子)和孩子Herbert(五歲)、Hilda Sylvia(女嬰);Helena Yellop(孩子保姆);;Elsie Marshall(沙姑娘);Hessie Newcombe(嚴姑娘);Flora Lucy Stewart;澳大利亞聖公會差會派出:Marry Ann Christina Gordon(柯姑娘);兩姊妹Harriette Eleanor Saunders(又名Nellie荀姑娘)和Elizabeth Maud Saunders(又名Topsy荀姑娘)。11名遇難者的遺體後被葬於福州倉山的洋墓亭。

其他世界遊蹤文章

戰爭紀念碑圖
古田教案中的宣教士

2015年4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生命的旋律藍山集世界遊蹤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