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精華: 能說不能行的《羅亭》

2015年5月
文/安瀅

1「這是靜靜的夏日清晨,太陽已高懸在明淨的天空,田野裏的朝露仍然晶瑩閃爍,初醒的山谷散發著芬芳的氣息,宿鳥在朝露未霽、悄然無聲的森林裏歡樂地歌唱……」在這幅寧謐的圖畫中,一位白衣少婦飄然而至,揭開了俄國名著《羅亭》的序幕。《羅亭》是屠格涅夫(1818-1883)的代表作,於1856年面世。屠氏出生於俄國貴族之家,曾在莫斯科及德國攻讀大學,是19世紀傑出的現實主義批判家。屠格涅夫擅於描情寫景,塑造人物甚有功力。他在《羅亭》中用了很長的引子,先讓眾多「配角」亮相,營造出特殊的氣氛,所以當主角羅亭一出現,便聲勢奪人、顛倒眾生。

書中有兩個家庭,與羅亭的命運掛鈎,一是拉松斯卡雅家族,女主人米哈伊洛夫娜,自命不凡、精明能幹,是位出自名門、富甲一方的貴婦。她每年夏天,都帶著二子一女(娜達麗婭),到彼得堡的鄉間別墅度假。「她的房子幾乎是全省之冠,是一座高大的石頭巨廈」,這座巍峨壯麗的豪宅,成了《羅亭》的舞台。

另一個家庭,就是白衣少婦巴夫洛夫娜的家庭,她是位富有而美麗的寡婦,她的弟弟伏玲采夫,是羅亭的情敵;她的追求者列茲涅夫,是羅亭年輕時的摯友,他對羅亭那「說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性格深惡痛絕,在書中成了屠格涅夫批判「黑格爾」空談主義的代言人。

書中的「諧角」畢加索夫,憤世疾俗、怪論連篇,屠格涅夫「利用」他那尖酸刻薄的嘴,對俄國的社會現象,作了幽默的諷刺。他諷刺當時的「現代文學」,是「別人在努力地拉車、在幹活,可是文學家(袖手旁觀)在嘆息」。說到哲學,他認為是「最崇高的觀點,可是高高在上,你又能看見什麼?」畢加索夫的「貧嘴薄舌」,讓《羅亭》趣味盎然。

作者描寫羅亭,最初是用「掩眼法」,羅亭一出現,便「伶俐地、熱情地、幹練地談著,顯得很有學問,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舌戰上雄辯滔滔,「打敗」了畢加索夫,不但在小說中令人敬服,連讀者也覺大快人心!因此,當讀者看到故事的高潮:羅亭贏得娜達麗婭的芳心,卻對愛情不負責任,一走了之時,便對這位能說不能行的「寄生蟲」,產生了強烈的反感!

但作者的心仍是仁慈的,他對寄人籬下、飄泊無定的羅亭,有一定程度的憐憫,也明白在封建社會,像羅亭那樣沒有錢財、地位和身分的人,要幹一番事業又談何容易。他在小說的結局中祈求說:「願上帝幫助所有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後來在1860年,又給《羅亭》加上了尾聲,讓羅亭在1848年,死於巴黎的工人革命,以此勉勵「空談者」把理想付諸實行;「回頭是岸」,是永遠不會太遲的!

其他小說精華文章

我與拿破崙
能說不能行的《羅亭》

2015年5月內容

專題社區迴響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生命的旋律藍山集世界遊蹤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愛心匯點人在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