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精華: 一個被人誤解的抉擇

2015年6月
文/陳賢欽

人的一生要作很多選擇和決定,有小的大的、輕的重的、對的錯的、還有對錯難分的。11歲的安娜把為她姐姐贏得生命希望的重任,扛在她獨自一人弱小的肩上。姐姐凱特,兩歲時就被診斷患有血癌。為了避免受陌生人捐贈器官的危險,她父母決定受孕懷胎,叫嬰兒成為她天衣無縫的捐贈者。安娜就因這原因來到世上,為了拯救凱特而存在。改編自Jodi Picoult的同名小說,電影《姐姐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雖然不是什麼票房炸彈,但仍十分引人關注。

影片講述了一個很現實的家庭環境,每個家庭成員都有自己的問題,卻因著凱特的病,其他成員都被忽略。大兒子傑西有讀寫障礙,卻得不到爸媽的幫助;小女兒安娜成長於姐姐的影子下,每次凱特入急診室,她也被送進去,預防有特發事故;媽媽撒拉放下一切,為凱特勞碌奔波;爸爸布賴恩是消防員,每天滅火救人,對於自己家裡的問題卻愛莫能助。二女兒凱特見到家裡每個人為了她失去了很多很多,除了她,便沒有其他生活目標,這令她心裡很難過。

故事以小安娜的獨白開始。她很想像正常人一樣過生活,而不是不斷進出醫院的生活。她去當鋪當掉爸爸送給她的項鏈,找律師,在法律上向父母索回自由。在其他人看來,安娜是很自私,完全沒有為凱特及家人著想,她不曉得自己的決定會導致嚴重的後果。而對於安娜及凱特,這卻是給其他家人一個釋放。他們為了凱特奮鬥多年,兒女們都覺得該是時候過真真正正的生活了。你覺得安娜的決定是對還是錯?

耶穌來到世界,道成肉身,受苦,受死,叫信祂的人得新生、得永生。很多人覺得信耶穌是一個限制,這不可以做,那又不可以做。《聖經》說:「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十章第23節)神給我們選擇權,但我們的選擇造就人嗎?對其他人有益嗎?基督徒不是很多事都不可以做,而是有選擇不做。我們每天的決定是圍繞著自我,還是圍繞著其他人?安娜的決定帶來家人的誤解和憤恨,但她的出發點卻不是自私。她11年來不單是她姐姐的「守護者」,而是整個家庭的「守護者」。相反,撒拉以為自己是維繫家庭的支柱,她覺得自己所做的是偉大的,但卻忽略了其他家人微小的呼叫聲。她決定犧牲安娜的生命來換取凱特時,卻沒意識到她如此做會引致其他家人的損失。我們的決定像安娜一樣顧及整體?還是像撒拉,只解決眼前的問題,顧此失彼?

其他小說精華文章

一個被人誤解的抉擇
雨果與《悲慘世界》

2015年6月內容

專題天倫樂親子樂生命線智慧之窗佳美腳蹤教會消息生命的旋律藍山集健康寶鑒美味人生繽紛世界小說精華國際時事生活資訊澳紐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