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老實人

2019年9月     

若妍

「老吳是個老實人!」從小到大,常常聽見父親的同事或街坊鄰居們這樣誇他。上個世紀70年代,住房是由工作單位分配的。每回父親他們單位分房時,領導就來家訪,瞭解職工住房情況。我那時年紀尚小,家裡來了客人,就躲在一邊,並不懂得他們談些什麼,但有一句能聽懂:「老吳,你是個好同志。」領導照例誇讚一番,還親切地和父親握手。談完話,父親樂呵呵地送他們出門,好像寬敞明亮的大房子就在不遠的將來等著他。可是,每一回,總有比咱家更「困難的」,需要照顧。那不遠的將來好似隔壁人家的炊煙,聞得著香味兒卻吃不到菜,飄飄渺渺,漸行漸遠,不久就消失在空氣裡,沒了影兒。
父親一輩子兢兢業業、一板一眼地在銀行工作。每逢單位有提幹(升職)的機會,他這位「好同志」自然是輪不到的。父親生性沒有競爭意識,不喜歡領導別人。直到50多嵗的時候,有一回人家主動請他當一個部門的負責人,他還是婉拒了,只答應帶帶年輕人。母親數落他「沒用」。
父親一生愛好京劇,也能欣賞民族器樂和通俗流行歌曲,對音樂有點天生的稟賦。在革命樣板戲盛行的年代,他對每部戲都熟稔於心,隨時能用京胡拉上一曲。這些「沒用」的東西,成了工作之餘唯一的娛樂消遣。記得小時候我常常看他拉琴,那把京胡音質一般,高音時甚至有些刺耳。為了不影響大家,他不得不在兩根琴弦之間放入一根筷子,以使聲音最小化。脆亮的琴聲變成了吱吱啞啞的小貓叫喚。父親卻並不在意,仍起勁地拉著,思緒沉浸在那些曲子裡。
父親的性格是懦弱的。被人欺、被人罵時,僅皺一下眉,忍耐著,也不反擊。沒多久又恢復了常態。他最自豪的時候,是聽到周圍人羡慕地誇讚他的三個孩子學習好。「老吳,你三個孩子怎麼教得這麼好?!」那口氣,好像這樣一個老實人不可能生養這麼聰明的孩子。父親大概聽不出這種言外之意,每每憨厚地笑起來,露出齊刷刷潔白的牙齒,很好看。
「老實」,除了有誠實的褒義,更多的其實就是無能、平庸的代名詞,在那個年代,那個社會裡是「吃不開」的。不圓滑、不功利、不會逢迎拍馬,因而不受大多數人推崇,得不到升遷、褒獎之類的好機會,儘管大多數人嘴上毫不吝嗇地稱讚你。
如今揣著自己的人生閱歷,我回眸觀望父親這幾十年的歲月,感覺父親的心是單純而清明的,沒有,或者說沒有太多被這個世界污染。在他晚年病重的床榻上,當他聽到讚美詩的時候,連連說好聽。那種天然的反應讓我確信這一點,心裡得著一絲寬慰。
父親晚年雖然理解力已衰退,但知道女兒飄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接受了基督信仰,找到了一位天上的阿爸父。這位天父要我做老實人。「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五章37節)。不僅僅在言語行為上,還要深入到每一個思慮和意念中,都要誠實無偽。不光在人前如此,在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要做老實人,因為天上的父祂看得見。
一個基督徒在社會上也往往是「吃不開」的。在職場上可能常常會被排擠,因為不會虛偽地逢迎上司;可能常常被分派最累最重的活兒,因為他不大會與人爭搶輕便又討巧的工作;在家庭婚姻裡面,也許會被親人誤解,因為他缺乏為物質利益奮鬥的雄心壯志;甚至在教會裡,他也可能遭人嫉妒,不受歡迎。他對眾人趨之若鶩的金錢、名利、宴樂和虛浮的榮耀失去了興趣,好像舌苔上的味覺突然遭了變故,即便是山珍海味、滿漢全席,也覺索然無味了。相反的,他的胃口轉向了天上的事,屬靈的事;他的眼目聚焦在神的身上。因著愛神的緣故,他的心憐憫有缺乏、有需要的人;為人的靈魂哀傷、焦急;他的手腳殷勤做工,傳揚主的福音;他的口常出感恩讚美的言辭。他的裡面有深切的平安、喜樂和盼望。他在世人的眼中因此顯得愚拙、平庸甚至無能。
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甘心樂意做一個這樣的「老實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