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關顧者心聲

2016年11月
關公關

1作為牧者,鄺銘康牧師經常探訪病人、慰問病人,甚至為病人作輔導。誰料,他的太太患了癌症,讓鄺牧師成為直接關顧者。幾個月來,他陪伴太太同走抗癌路,深有體會與領受。

鼓勵病人

鄺牧師在悉尼牧會25年,接觸過許多病人,深知癌症給病人帶來莫大的恐懼和絕望;而病者家人的心情更難過,眼見親人的肉體和精神受病痛折磨,有誰不心痛呢!

數月前,鄺牧師的太太被證實患上難以治癒的肺癌。雖然太太個性樂觀,為他減少憂慮,但作為直接的關顧者,除了要照顧太太身體的需要,還要顧及她的情緒與感受,從精神上給予鼓勵與支持。

鄺牧師表示,作為關顧者,需要鼓勵病人堅持完成所需的治療。這個時候,病人最需要的,是堅定的意志和無懼的忍耐,如同跑馬拉松比賽一樣,未到終點,不言放棄。有關顧者在場打氣,病人會得到鼓舞。

多多聆聽

關顧者也應是聆聽者。很多癌症患者常會問「為什麼」、「為何偏偏選中我」?鄺牧師認為,應任由病人盡情發洩。癌症對病人及其家屬是一個重大打擊,讓病人發問,可能因此從開始的抗拒,轉而慢慢接受,趨於平靜。

「癌症病人在治療期間,需要身心靈平衡,但病人身體軟弱,自然影響情緒;如果吃不好,睡不好,精神狀態會更差,要避免惡性循環。」

《傳道書》說:「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七章14節)鼓勵病人在苦難的日子,按著自己的景况和經歷,思考人生不同的問題,例如苦難帶給人生的意義,怎樣透過藝術、文學、音樂,幫助我們明白苦難,說不定因此帶給病人新的價值觀。

如何安慰

「面對病人,一般人都會好言安慰;基督徒會說神會加力、看顧,雖然有一定的鼓勵性,但對於病人未必有幫助;倒不如介紹病人看《聖經.約伯記》,其中第六章2-3節說:『惟願我的煩惱稱一稱,我一切的災害放在天平裡,現今都比海沙更重!所以我的言語急躁。』」

「論人生的遭遇,沒有一個人的苦難比得上約伯,約伯的感慨,能代表受苦者的心聲。人在受苦中,總想分享內心痛楚,無奈力不從心,往往無法清楚表達,借助《聖經》人物的悲鳴,讓人抒發感受,有心理治療作用。」

「受苦者多會埋怨上天不公,覺得人生不如意。約伯的訴苦,是要表明每個人受苦的經歷雖然不同,但不是孤單的。受苦者知道在世上不單是自己受苦,也有同行的受苦者,因此而得到安慰。」

關愛自己

鄺牧師提醒關顧者本身,要保持身體健康,心靈喜樂。如果關顧者心情不好,面帶愁容,會影響病者情緒。因此,關顧者需要做一些令自己開心的事情。鄺牧師稱音樂是他的良藥,從太太疑似患上癌症,到治療期間,他從未停止過音樂活動;還參加了管弦樂團拉中提琴,與朋友合演弦樂四重奏,滿足自己從中學以來一直持有的夢想。

使徒保羅說:「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哥林多後書》四章16節)讓信仰成為每天力量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