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樂: 逼你 還是逼迫我自己

2018年10月
綿綿
「快把飯吃完,媽媽要洗碗了。」

兒子仍然不動,眼睛盯著碗裡的一點米飯和菜。

「媽媽說了,你不要老是剩飯,就那麽一點了,快吃完了吧!」

兒子皺起了眉頭,面露難色,依然一動不動。

正在洗碗的媽媽轉身看到他的表情,走到他跟前。

「就這麽一點了,為什麽不吃?為什麽你總是這樣?有這麽痛苦嗎?」

媽媽越說聲音越大,越說越來氣,心中好像有一把火直往上竄。

她突然端起那個碗,把它丟到了旁邊地上的塑料水桶裡。

她原以為桶是塑料的,碗不會有事兒。誰知,她力氣太大,隨著一聲響亮的刺耳聲,碗摔碎了。

兒子嚇地一哆嗦,更加不知所措。「媽媽平時不是這樣啊,她今天怎麽發這麽大脾氣?」六歲的兒子心想。

他不知道,今天媽媽上班時被主管指責,而主管剛剛被他的老闆批評。

她心裡突然想到了「踢貓效應」,她明明知道現在就處於這種狀況中。

然而,她心中的怒火依舊在燃燒。一個念頭就是:我今天非要你改掉愛剩飯這個毛病不可!

她坐下來,把兒子拉到跟前:我就是要讓你記住,牢牢地記住,以後再也不許剩飯!

接下來,是一通教訓的話,音量依然很高。

兒子緊張地站在那裡,微微低頭,兩行淚水默默地劃過臉頰。

媽媽突然停了下來,內心的柔軟被這淚水叫醒。她安靜了,拉過兒子,抱住了他。

這一幕,讓媽媽想起最近與青春期女兒發生的一點不愉快。

她當時也是要女兒馬上按照她的想法去轉變思路。

而事後發現,女兒並沒有錯,只是一個誤會。

這兩件事,都是作媽媽的急於逼自己的孩子,要他們立刻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去改變。

這不僅讓自己很生氣,也讓孩子感到很委屈。即便孩子做的不對,他們也需要時間去思考去改變,需要父母給予足夠的寬容和理解。找到問題的根源和緣由,才有可能解決問題。而這需要冷靜的頭腦,在放鬆的情況下,方可順利進行。

否則,逼孩子,其實是逼自己。逼自己陷入到痛苦、憤怒的境況中。對解決問題沒有絲毫幫助。

湯森德在他的著作《為青少年立界線》中有這樣的論述:

當你陷在一種「你一定要這樣做」和「我一定要逼你這樣做」的陷阱時,必須能掙脫出來。記住,並沒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真的能逼我們的孩子去做的。

即使你能「逼」你的孩子去做正確的事情,你還是不能幫助他長大成為一個成熟、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

是的,情緒常常阻礙了我們的理性思考。當我們陷入到對某個問題的持續糾結中時,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無法從更高更遠的角度去看問題。

我們希望孩子乖乖地按我們的要求去做正確的事情,而其內心卻充滿了不情願呢?還是希望看到孩子建立起正確的是非判斷力、充滿愛心並承擔起當負的責任呢?

和孩子來一個角色互換的遊戲吧,你樂意被自己的「媽媽」逼來逼去嗎?

小心哦,別把自己逼進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