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美好地付出

2016年12月
戴玉美

筆者認識好幾個朋友,對日本特別鍾情,曾一度每年必往。好幾年前,筆者也曾經與好友關公關到日本遊玩數天,樂趣無窮,極其懷念。然而在2011年,日本發生嚴重海嘯地震,使熱愛旅遊的人士對日本避而遠之。以往曾在日本耗盡心思傳福音的宣教士,也在海嘯後灰心地離開。

放下舒適生活

日本東北三縣,在海嘯中遇難及失踪的人數超過18,000人,無數的家庭被拆散,無數的家園被沖走。宮城縣縣都仙台市,市中的一個大公園,成了災民臨時安置區。來自澳洲悉尼的黃啟邦和區嘉欣年輕宣教士夫婦,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就住在公園附近的樓房中。

臨時收容所住的,是無數目睹洪水沖走心愛家人的孤獨老人。他們一般已失去工作能力,逃生後身無分文。啟邦夫婦體察到這群災民的失落和傷痛,沒有盼望,極需關顧。於是,他們作了這重大決定,住到災民中間,傳講基督的愛和祂為人類帶來的永恆盼望。
啟邦夫婦在悉尼成長,自小品學兼優,受過高等教育,均畢業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年輕時的啟邦,在信息技術行業有穩定的工作,且十分被重用。老闆很欣賞他的工作表現,甚至贈他汽車。

具有這般優厚條件的他,舒適奢華生活自然不在話下,究竟是何許動力,驅使他們毅然放下一般人所夢寐以求的安定生活?

乃是要服事人

經過一連串的嘗試,終於聯絡上了百忙中的啟邦,他剛從京都回來。筆者讀完他的電郵,內心被一股暖流完全融化!

9年前,啟邦隨教會所組織的短期訪宣隊伍,越洋跨海到一個說俄羅斯語的伊斯蘭教國家烏兹別克斯坦。抵達後,又坐了一整天車,去到一個窮鄉僻壤的村子。那裡的一所教會,竟然是澳洲和南韓宣教士所設立的!雖身處完全不同語言和文化的環境,但在敬拜中,他們唱著的,卻是普天下所唱的同一讚美詩歌,歌頌那同一位神(上帝),經歷著同一位神的愛與寬恕,那是創造天地萬有的主宰!

這時候的啟邦,心靈大大被開啟,本來從不覺得自己有能力在不同語言國家作宣教士,在此刻作了新的決定。他繼而進一步深造神學課程,在教會任職傳道一段時間後,獻身成為全職宣教士。

啟邦妻子嘉欣在澳時就會日文,但啟邦卻不然,需幾經努力上課學習,才能與當地人溝通。啊!實在太不容易了。離鄉別井,滿是思親情懷,與此同時,還要用心照顧他們兩個尚未入學的小女兒。啟邦曾一度患上肺炎,那段日子面對甚重壓力!

他們的付出,使我想起2000多年前來到世間的主耶穌基督,貴為神的兒子,卻因祂的憐憫,竟道成肉身,去服侍困苦流離的世人。《馬可福音》十章45節:「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付出總會得著

令啟邦開心的是,很多居民願意前來參與他們辦的詩歌音樂佈道會,並因此得著安慰;有尋道者反映,他的日本語講道帶出美好的信息;還有一位先生,因海嘯對水產生恐懼,甚至不敢洗澡,後來他接受主耶穌,相信祂是生命的主,心靈得著釋放醫治,最後還接受洗禮,不再怕水了,多美好的見證!這些都成為啟邦的激勵。

此外,嘉欣也在使用她的日語技能接觸女士,向她們講述《聖經》故事,領她們歸信那唯一可幫助人在破碎中重建生命的創造主。
祈盼這對年輕夫婦,生活安康,繼續得著更多人心;也願他們所服事的災民,能認識基督,生命重燃盼望,經歷人間溫情,於災後再見一道道美麗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