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
陳梅
人們時常問:為什麽西方長大的孩子和國內長大的就是不同?其實從幼兒教育的情況來看,我們就不難得出結論了。轉眼自己在悉尼加入幼教這一行已有十年多了,點點滴滴的感觸在這裡和華人家長們分享。
強調兒童的獨特性
中國國內提倡「教育從娃娃抓起」,而澳洲和所有西方國家一樣,他們沒有這樣的口號,但卻是真的首先從幼兒教育就開始強調和推崇自由和獨立的個性。這裡的幼兒園強調每個兒童的獨特性,按照他們不同的發展和愛好來設計和安排課程及活動,並照顧到每個孩子的特點。每個孩子一天下來的主要活動和表現都會被觀察和記錄下來,使老師了解孩子的特點、喜好和變化,也讓家長知道自己孩子的身體、情感、智力和交往等方面的成長狀況。
尊重孩子的尊嚴和選擇
另外孩子的尊嚴和選擇得到充分的尊重。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歡午睡,我們不逼他們睡,而是讓孩子做些安靜的活動,比如畫圖、看小書等。對孩子的行為,則避免用諸如「不行(No)!」、「不可以(Don’t)!」、「住手(Stop)!」等消極和命令的口氣來糾正,而是用正面的語言來引導。比如,要阻止孩子在房間裡奔跑,我們不是簡單命令說「不要跑!」,而是說:「房間裡我們慢慢走,外面才可以跑。」雖然這對幼教工作者的耐心和愛心是極大的挑戰,但對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和自尊心的正確培養極其重要。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還有一點特別值得華人家長學習的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比如這裡鼓勵兩歲以上的孩子操練自己收拾自己玩過的玩具,甚至學習收拾床鋪,自己穿衣穿鞋,自己吃飯。華人孩子在這裡的幼兒園呆上一年後,往往大變樣。他們來的時候什麽都不會,吃飯、穿衣,都要幫忙,與西人孩子相差一大截。經過一段時間後,他們就懂得分享,懂得協助,懂得自理。
自信和綜合能力
澳洲幼兒教育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孩子自信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悉尼的幼兒園通常有一種叫「Show & Tell」(展示和描述)的活動,三歲以上的孩子會輪流參與。他們被要求在其他學生面前展示一樣他從家裡帶來的東西,比如小書、玩具等等,並且用語言描述這件東西,還讓其他學生提問,做展示的孩子要回答。教師則在旁邊不斷鼓勵、引導和幫助。
家長應與老師溝通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華人家長對澳洲的幼教不了解,以至於造成孩子無所適從,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狀況時有發生。比如過分強調保暖,不許老師按孩子的需要加減衣服。曾經有個孩子玩得滿頭大汗,老師要讓他脫掉外衣,他堅決不讓:「我媽媽說的,鐵板釘釘不能脫!」還有的家長不准孩子喝冷水,竟然帶來一個熱水瓶。關照家長要給孩子帶健康食品當午餐,但是有的家長帶來的是兩個肉粽子或蛋糕。所有這些看似小事,卻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這些孩子一方面在幼兒園學習獨立、自信和尊重,一方面在家裡卻受不到應有的尊重,也沒有自主的選擇。
其實我們的家長應該與幼兒園的老師們多多溝通,多了解這裡幼教的特點,使家庭的教育和幼兒園的教育盡可能和諧,而不是相互抵觸,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這裡的幼教並非十全十美。由於受到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幼兒園缺乏對兒童的適當的管教式的處罰,容易造成孩子過於自信和隨心所欲,以至於在個性發展、性取向等方面可能出現偏差。世俗社會的價值觀和理念難免在幼教中反映出來。這就要求我們有良知的幼教工作者和有智慧的家長能有分辨的能力。
適當的管教
理性疏導固然最好,但是適當的管教也必不可少。《聖經》上說:「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痛苦,後來卻為那經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希伯來書》十二章11節)所以我個人覺得中西方在兒童教育的理念上要互補,接納對方所長,摒棄對方所短,按照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因人施教,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