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倫樂: 影響一生的三分鐘

2018年9月
李道宏

那一天,我們夫妻再加兩對與我們同齡的夫婦和一位單身朋友,一行七人同一輛車去餐廳,一路上,話題全離不開孩子的教養問題。

華人家長的盲點
「父母應當傳達對孩子的期望,告訴孩子他們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
「許多家長把自己未達成的目標轉託到孩子身上,這有形無形地就給孩子許多壓力!」
「這不就是給孩子洗腦嗎?」
「不是洗腦,而是從小灌輸正確價值觀。要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不論是學習、生活紀律等等,這都是為著孩子的好處。」
從後照鏡裡,我看見他們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連那位單身友人也發表意見。
「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最好鼓勵他們追尋自己的興趣,不然弄巧成拙,孩子力不能勝任或不能認同時,就會一概拒絕,還把親子關係弄僵。相反的,我也遇過有的孩子真的想讀音樂,家長硬是不准許,說那是不能賺錢的行業。」
「這就是華人家長的盲點——自認教養兒女高明,還說其他族裔不懂得讓孩子出息的教育方法。」車後的討論越來越熱烈。

全家參與的比賽
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我突然打斷後座眾人的討論:「各位安靜一下,右邊這家商場就是我們教養兒女最慘痛、最失敗的地點。」
片刻靜下來後,終於有人問怎麼回事。
我回憶說:「25年前,這商場剛剛開業,開幕活動裡包括兒童繪畫比賽。」妻子補充:「那是大女兒小學一年級的事。」
我說:「我們當然叫她參加比賽。全家三代,包括曾經是美術老師的祖母都加入,幫女兒畫畫。」
那位未婚友人打斷我的話:「這不是小孩子的比賽嗎?怎麼……」
有人立刻替我回應:「這就是標準的中國虎爸虎媽!孩子的學習、比賽都是全家總動員。」
我想到那張傑作,回憶逐漸清晰:「對呀!我女兒的手工加上爸爸的指導建議,再加上祖母的修飾點綴。全家努力,女兒當然得頭獎!」
有人追問:「那怎麼會是慘痛失敗呢?」

奪去童真的教導
多年來我第一次回想這件事:「商場頒發了兩個頭獎,得獎的小朋友可以在商店裡選擇她們喜歡的東西,放在兒童推車籃子裡,時限三分鐘。頒獎當天還有電視台採訪。」
朋友異口同聲問:「後來呢?怎麼了?」
「另外一位小朋友是個白人孩子。她先到了玩具區,好久才拿定主意選了一個大洋娃娃,接著再到糖果區慢條斯理地挑選。可是因為洋娃娃太大,她只能勉強放一包糖,就高興地回到爸爸媽媽前炫耀拿到的。」我還記得她一家人興奮擁抱的情景。
「輪到我女兒時,她立刻衝到照相器材專櫃,把一盒盒底片、錄影帶,非常整齊地放在籃子裡。」
單身友人再問:「她為什麼選這些東西?」
一位朋友立刻回答:「哎呀,我知道,因為那些東西雖小卻昂貴。」
我承認:「也是爸爸需要的,還可以送給別人!」
另一位朋友問:「你女兒怎麼知道要排整齊?」
「不瞞你們,我們帶女兒在商場練習了幾個晚上,教她如何把東西排好,以致能在籃子裡放入最多東西。」這次,我帶著一絲羞愧的承認,迎來一陣陣驚嘆。
有人說:「哇,你們實在是太……太……」
另一位朋友笑著問:「不過你們這個女兒長大後很傑出,不是嗎?她還記得這家店嗎?有沒有說爸媽害了她一輩子?」
妻子笑著說:「當然了,她說,這是影響她一生的轉捩點。」
我實在是很不好意思:「我承認,我們做得太過分!千萬不要效法我們。《聖經》的教導是:『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廿二章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