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 (信仰問題信箱) 上帝在哪裡?

2019年5月
讀者:虹

張牧師您好:最近澳洲有一位優秀的華裔運動員在海外訓練中,忽因身體不適而去世,今年才26歲。他是虔誠的基督徒,卻英年早逝,真想問一句:「這事該如何理解?上帝在哪裡?」

親愛的虹:

謝謝來信詢問!
您說的這位年輕的運動員,的確十分優秀,在屢次的游泳大賽中都斬獲獎項無數。他是愛神愛人的好弟兄,也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他年紀輕輕,在26歲就忽然撒手塵寰,事先又毫無徵兆,這的確讓人難以接受!
我們當如何看待這件事?在這苦難中,上帝在哪裡呢?

難以接受的事情

首先,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這件事情難以接受?
《聖經》的《傳道書》三章11節說:「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安置在世人心裡(「永生」原文作「永遠」)。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按著這一節經文,神造萬物是要成為美好,面對戛然而止的美好生命,我們覺得難以接受,似乎並不是上帝對我們的生命原有的心意。
再者,因為神將永生放在我們的心中,當我們遇到這樣英年早逝的情況,我們會覺得這跟我們內心所期盼的格格不入,故此我們會覺得難以接受。這種難以接受、難以理解,並不是證明上帝不在,相反,這正是一種明證——證明上帝早就把生命應該有的美好樣式,印刻在我們的心中。故此,在對照內心上帝放下的藍圖時,我們認為這樣的意外事故非常不合理!然而神自始至終的作為,人卻難以參透。

理解苦難的嘗試

在面對這些難以參透的事情,我們當如何去理解呢?我認為可以從三方面去理解:

一、這世上有苦難

這世上有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苦難。英年早逝的情況,不只發生在基督徒當中,也發生在非基督徒的當中。例如孫德棣,網易的首席執行官,享年37歲。何勇,運籌學的精英,享年36歲。蕭亮中,中國社科院邊疆史地研究中心的學者,享年32歲。高文煥,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教授,享年46歲。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罪污染的世界中,衛生、健康、壽數等等,早已脫離了上帝原有的軌道。在苦難的面前,人人機會均等。英年早逝的情況,就是基督徒也不能倖免。然而比起非基督徒,基督徒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我們有一位勝過了世界的主。
《約翰福音》十六章33節主耶穌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因為主已經勝過了世界,不只勝過了世上的苦,也勝過了這世上的福,因此我們對苦難和祝福,殘缺和完美,會有新的定義,那就是,唯有在主耶穌裡面才有平安。信主和不信主的人都有可能英年早逝,然而信主的人在主裡面可以得享平安,並且有將來復活的盼望。他們縱然離去了,然而他們的家人,若也同樣信主的話,就有在天堂與他們喜樂重逢的寶貴應許。

二、他也英年早逝

對於這位游泳健將的父母來說,失去了年僅26歲的兒子,其痛苦一定非言語所能表達。上帝明白他們的痛苦嗎?上帝體恤他們的傷心嗎?我相信上帝一定明白,一定瞭解,一定體恤!因為祂也失去過獨生愛子,年僅33歲,也一樣是英年早逝。
上帝的愛子為何會英年早逝呢?是因為環境不夠衛生,病毒侵襲?還是自身有未察覺的疾病?是因為戰爭、飢荒,還是車禍意外?都不是。上帝的愛子英年早逝,乃是為了擔當全人類的罪,為救贖我們,而被釘在十字架上。然而這並不是故事的結束:上帝的愛子在第三天從死裡復活,以復活的大能證明世人的罪債已經還清,凡信靠他的人也都能夠從死裡復活,得著永遠的生命。
若你問,面對英年早逝的心碎,上帝在哪裡?我說,上帝就在主耶穌的受苦、受難和復活裡。因著上帝愛子的英年早逝,他改寫了全人類英年早逝的結局!其關鍵之處就是要來信靠主(耶穌),是在主裡面才有平安,才有化咒詛為祝福,化死亡為復活的神跡!

三、誰是生命之主

在我的兩個兒子還小的時候,我和幾個媽媽都會輪流組織Play Date(玩樂日),就是大家去其中一家聚會一下,孩子們放在一起玩。一個媽媽帶兩個孩子是蠻累的,可是三個媽媽帶6個孩子卻輕鬆有餘。孩子們也喜歡有伴兒一起玩,開開心心、吃吃喝喝,一個上午就過去了。可是等到走的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可能拿了別人家的玩具,喜歡得不得了,要走了卻還不肯撒手。講道理,孩子不要聽;硬拿走,孩子可能就當場眼淚鼻涕哭給你看!要怎麼樣才能說得明白,那不是他的玩具,是別人的玩具,剛才只是借給他玩一下呢?要如何讓他明白,剛才玩的時候開心過,可現在是還回去給玩具主人的時候?
這個難題,不只是對孩子,也許對大人也很難吧!當我們面對人生的種種失去,我們常常也會百般不捨,痛哭流涕。可是到底誰才是我們生命的主人?
當約伯失去了兒女、財產、家業的時候,他說了這樣一句話:「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一章21節)

沒有怨恨的艾略特

伊麗莎白・艾略特(Elizabeth Elliot)是20世紀最具洞察力和最受歡迎的基督教作家之一。她的第一任丈夫吉姆(Jim Elliot)在厄瓜多爾宣教時被土著殺害,年僅28歲。當時他們剛剛結婚27個月,女兒不滿一歲。然而她心裡沒有怨恨,還帶著女兒繼續在殺害她丈夫的土著人中生活了16年,服事他們。回到美國之後,她嫁給了一位神學家,然而再婚才兩年,第二任丈夫就被診斷出同時患有兩種癌症。如何應對各種各樣的痛苦?伊麗莎白說,第一,認識它;第二,接受它;第三,把它作為祭物獻給上帝;第四,奉獻自己。

抓住上帝的應許

苦難,幫助我們在痛哭流淚中醒悟過來,誰才是我們生命的主宰。苦難,幫助我們在不明白的時候,學習信靠;在不情願的時候,學習放手。十字架不能免除人的苦難,十字架是要告訴我們,主耶穌也在苦難中,但他已經得勝!
Elizabeth Elliot 的《Suffering Is Never Nothing(苦難從來不白費)》說,我們本是一無所有的人,一切都是來自上帝,然而上帝不但賜予,還邀請我們來做交換:把我們的憂愁交給祂,好讓祂把喜樂賜給我們;把我們的罪歸給祂,好將祂的義歸給我們;把我們的死給祂,好讓祂把生命賜給我們。
上帝給我們永恆生命的唯一原因,是因為祂兒子的死,因著主耶穌的英年早逝!終有一天,在新天新地裡,上帝要改變、更新一切的苦難。如《啓示錄》廿一章4節所說,「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那一天,就是全然得勝的一天!那一天,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天父上帝!
終有一天,在新天新地裡,上帝要改變、更新一切的苦難,如《啓示錄》二十一章4節說,「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願上帝賜福給您!
張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