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窗:學習問好問題

2023年4月    

叢聲

小時候我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孩子,家裡的親戚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不愛說話。」上學時,我最怕回答問題,當老師點名的時候,真恨不得頭鉆到地底下。當然,就更不會提問題了。讀研時,有機會幫導師代課,在其他學校給和我年齡相彷的學生上課。導師很忙,也沒有教我,我拿着書和資料,恨不得把所有內容都背下來。上課就是一頓灌輸,基本上沒有提問,也擔心自己可憐的那點兒知識無法回答學生的問題。一個不愛回答問題不愛思考問題的人,如何能提出問題並且激發學生們提問題呢?學生們要麼心不在焉,要麼睡覺,要麼竊竊私語。我自認為是一個失敗的老師,不想再站在講台上了。

問題帶出思考

若干年後,在悉尼的一間華人教會,師母邀請我做「兒童故事」的老師。這個「兒童故事」不是在兒童主日學裡講,而是在整個崇拜的程序裡,孩子們會上台坐在老師跟前,而台下是所有會眾。是的,我要站在台上,面對所有會眾。想想那個場景,就面紅耳赤,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於是拒絕了師母的邀請。又過了些日子,師母再次提出,我真的不好意思再回絕,就答應試試。

在正式上台講故事之前,我會把內容寫下來,記在腦海裡,然後拿一個梳子做麥克風,在鏡子前練習。第一次講故事肯定是緊張的。但是,我似乎從中感受到了樂趣。於是,我期待每一次上台。我很少講《聖經》故事,因為這些耳熟能詳的故事在兒童主日學裡都會講。我去書店找資料,看到不少很有啟發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帶出一個屬靈的教導。我再把故事重新編輯,用幽默有趣的語言,加上一些小道具,儘量讓故事以活潑輕鬆的形式呈現出來。

後來,我發現,提問題也非常重要。如果只是「講」,再有趣的內容,孩子們也沒有參與感,我希望整個「講故事」的過程,是可以和孩子們有互動的,形體上的互動、語言上的互動。這樣,這個故事和它帶出來的教導都會使人印象深刻,台下的大人們也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因為,我也把他們當作聽眾,透過一些問題帶給他們一些思考。而且,好的問題不僅帶給聽眾思考,還可以激發他們自己提出問題,他們在提問題的時候又是一個思考的機會。思考和提問是一種主動的行為,這種主動的行為幫助我們真正的成長。

問好問題了嗎?

《反溺愛(The Opposite of Spoiled)》這本書的作者羅恩·利伯,引用猶太人在逾越節時研讀的一本書《哈加達》(Haggadah)裡面的一個故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伊西多·拉比(Isidor Rabi)的母親跟其他猶太教母親有一點不同,其他母親在孩子們放學後會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而他的母親會問:「小伊西多,你今天問了好問題嗎?」也許就是這點不同,使伊西多成長為一名科學家。是的,問好問題。

那麼,有人可能會說,我沒有期待我的孩子成為一名科學家,我也不會在講台上講課。問好問題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係呢?日常生活就是在各種關係中遊走。我發現,很多時候,孩子們問家長問題時,家長會顯得不耐煩或者沒有耐心。夫妻生活久了,加上現代節奏都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可能連兩個人說話的機會都很少,誰還有耐心問對方問題,進行一場深入人心的交流呢?如果缺乏深層次的溝通,關係如何能建立得好呢?

布雷克•格羅森(Blake Glosson)在福音聯盟的一篇文章──「被忽視的事工:問問題」中說:「想想那些讓你感到被愛的人,他們的哪些方面讓你有這種被愛的感覺?在不了解你(或他們)的情況下,我幾乎可以保證那些人的特點就是會提出好問題,並且善於傾聽。」

問題的質量

我從前只是知道傾聽的重要性。當我服事我的姊妹們的時候,我樂於聽她們訴說,並且我盡力讓自己去積極傾聽,而不是敷衍了事。我也會問問題,但是現在想想,還需要提高問問題的質量,也就是學習問好問題。一個好問題,可以把對方從她的消極情緒裡帶出來,帶到一個正面積極的方向,帶到她忽略的問題層面上,帶到可以引發她自己反思的一個角度,帶到有盼望的可見的未來。留下好的問題,等到下次跟進的時候,看看她會有什麼樣的答案,也讓她在自己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去思考,變被動為主動。因為,很多生活的問題、關係的問題,需要我們自己採取主動,有思考才有改變的可能。自己改變了,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環境和他人也會跟着改變的。好的問題甚至可以點亮人生、改變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耶穌問的問題

問問題也是耶穌最喜歡的交流方式,僅福音書就記載了耶穌問的三百多個問題。耶穌是人也是神,他當然知道所有的事情,可是他為什麼喜歡問問題呢?我想,他希望門徒(我們)能夠主動思考,也幫助我們思考我們想不到的問題,使我們更好的認識祂、認識我們自己、認識這個世界。面對充滿敵意和詭詐的問題,他又以問問題的方式巧妙地回擊,讓對方無言以對,叫他們的詭計無法得逞。

三個哲學問題

給我很多啟發的好老師,他們的特別之處就是問問題,問好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我自己想不到的,更是因着這些問題而激發了我的好奇心,讓我更勤奮地思考,引導我對未知不斷地探索,這樣的人生多麼豐富多彩、富有活力、有趣又有意義啊!

現在回想,如果自己不會問三大終極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我會與神連接上嗎?我會連接的多麼緊密呢?我常常向孩子們提的一些問題,其實都基於這三大問題。而當我在日常生活中經營與丈夫的關係,與子女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時,我也不妨問問自己:我是什麼身分?我在這裡是為了什麼?我能夠為他們帶來什麼?這樣想想,如果回到起初,回到二三十年前的校園裡,那個羞澀的年輕學生,她會如何問老師問題呢?那個沒有經驗的年輕代課老師,她會如何在講台上提出好問題,以激發她的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呢?

去日不可追,來日猶可期。現在就開始學習問好問題吧!也許一個好問題可以啟發一個人對其生命的思考,帶其去追尋那永恆的意義!

2023年4月內容

4月份PDF版


專題

養老院裡的一束光  |  耶穌復活與人類希望  |  我要向山舉目  |  尋找回家的路  |  絕境逢生 靠主得勝  |  染上新冠的癌症病人  |  生命的逆轉

社區迴響

從新州選舉看澳洲社會  |  流奶與蜜之地

天倫樂

空巢期──蒙福的新旅程──  |  恨鐵不成鋼?

親子樂

婦人的自由  |  訓練貴在堅持──我們如何開始健行──

生命線

積財在天  |  但以理復見異象

智慧之窗

學習問好問題

昆士蘭專頁

教會的「飲茶論道」活動

墨爾本專頁

香港教師澳洲辦學體驗

佳美腳蹤

信靠得福

藍山集

陪梅姊看房  |  世界最長的早午餐  |  盡忠職守  |  活在愛中

旅行天地

玻璃屋山脈及周邊旅遊

教會消息

領袖營體會  |  彷似天使的歌聲

健康寶庫

把「壓力」變為「動力」  |  健康資訊

美味人生

冷暖兩相宜  |  從Omakase 看人生

信仰情理

在天堂落淚

國際時事

土耳其和敘利亞強震所釋出的信息

生活資訊

社區短訊  |  短期復原護理服務計劃 幫助長者減緩功能衰退

愛心匯點

兩個賴姓孩子 身世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