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過年

2018年2月
曾小潔

我們華人最大的節日要數過年了,街道上張燈結彩,人們忙著購買年貨,到處都是喜氣洋洋。過年還有慶賀豐收喜悅的意思,中國人認為:一年之計在於春,開年好了,全年都會好。

傳說中,「年」是一種以百獸為食的野獸,嚴冬晚上下山獵食人畜。有一次,「年」遇見一位紅衣人點著竹子取暖,聽到啪啪的聲音,年獸大驚而逃。從此人們一見到「年」就用色、光和聲來驅趕它;把它趕走了,大家就慶賀,初一見面相互拜年由此而來。後來,紅布也發展成紅燈籠和春聯,燒竹子被放鞭炮所代替。
其實我們都知道,年是一種計時單位,早在周朝就出現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實行公曆,稱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也分別稱為陽曆「年」和陰曆「年」。

團圓飯

在我成長的年代,大家都不富裕,平時粗茶淡飯,過年才有大魚大肉吃,有新衣服穿,有零花錢收,所以都盼著過新年。
大年三十吃團圓飯是一台大戲,身在外地的人們都會回家團聚。北方人喜歡包餃子,意思是齊齊整整,團團圓圓,一團和氣。吃完飯後,大家在一起聊天一直到午夜,這也叫守歲,意思是守平安。將近午夜12點就凖備好鞭炮。父親每年都叮囑我們,如果出門,12點前一定要趕回家,否則會不安全。

利是包

到了年初一,人們都去逛花街,買桔子、桃花回家,希望來年順順利利。記得小時候,每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和弟弟姐姐們一大早就起床了,跑到父母親的床邊跟父母作揖拜年:「爸爸、媽媽新年好!祝您身體健康!」於是父母親會起床遞給我們利是紅包,並說:「願你們快高快大,聽教聽話。」然後給我們穿上新衣服,春節就在一片祝福聲中展開了。習俗上,這一天不打掃,也不殺生,有點像《聖經》裡的安息日。

元宵節

初四是互相串門拜年的日子。好朋友都相聚一起喝上兩杯,聯絡感情。我父親每年都邀他的好朋友來家裡吃飯,但隨著歲月的流逝,能來的朋友也越來越少了。
記得那時,遠在外地讀書的學長、學姐都回了家。我可以逐家去拜訪,於是聽到了不少外地上大學的各種趣聞。
初七被稱為人日,但《聖經》告訴我們,神(上帝)創造萬物的時候,第六日造人;到第七日,天地萬物都造齊了,神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
正月十五是小年,也叫元宵節,吃湯圓、賞花燈。過了十五,年也就過完了。人們逐漸地離開家鄉,回到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新的一年,經過了與家人的團聚,充足了電,又有力量去開展新一年的工作了。

傳習俗

如今隨著移民潮,中國人將過年的習俗帶到了世界各國。
在澳洲有121萬華人移民,而普通話也成為澳洲第二大語言。因此每年春節,政府都花很多錢去為華人慶祝春節;有花車遊行、節目表演、中國飲食街、划龍船、舞龍舞獅等等,節日氣氛有時比在中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的兩個兒子在澳洲出生,我問他們,對過中國年有什麼感想?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利是包;其次是農曆生肖動物,因為每年澳洲郵政都會出一套生肖郵票。畢竟他們生活在澳洲,沒有我們以前成長的環境。他們認為自己是澳洲人,這裡是移民國家,必須一視同仁、友好相處、彼此欣賞和包容,創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其實華人的習俗,也潛移默化地融在兒子們的血液裡了,比如吃米飯、餃子、包子、饅頭、火鍋等。
孩子們長大了,有他們自己的選擇,家長只需將好的中華文化傳遞給他們。希望他們長大的時候,也會懷念和父母一起過華人的新年,回憶起春節時收到來自父母親的利是紅包;也會告訴後代關於年的故事,也會吃米飯、火鍋、包子和饅頭,並將之傳給他們的後代,這就足夠了。
過年其實是中華文化和傳統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