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迴響: 科技不及師傅

2021年7月   

潘振輝

經過一年半冠狀病毒的折騰,除了衛生健康知識有所增長,我們對了解新科技及其融入生活的方面也突飛猛進。無論男女老幼,都在很短時間內接納並採用新通訊科技來工作、學習、購物、財務處理、求診、樓房開放參觀,甚至教會崇拜等,不勝枚舉。這次疫症對日常生活無疑起了一次小革命,雖未致翻天覆地,但已改變我們不少起居及溝通方式。

曾有一段時間,人們都因居家令而在家工作,令原本熙來攘往的市中心變得空盪盪。雖然禁令漸鬆,但僱主或員工都質疑重回辦公樓工作的必要性,從而減低對高昻寫字樓的需求。視像會議取代面談,社交短信改變溝通方式,雲端服務解決文件傳遞……凡此種種,透過封城日子的磨合,我們不僅適應了,更逐漸完善了網上協作的程序。有目共睹,無論商貿、教育、醫療等不同範疇,都沒有因未能共處一室而影響工作成效。電訊網絡、人工智能、無人機等不同技術在疫情下的配搭,加速了生活科技化的步伐,增加了我們對高端科技的信心。

聽來吸引,科技進步確實帶來不少方便,我們不用舟車勞頓就可以上班、上學,甚至上教會。鍵盤輕按,世界不同角落的資訊或服務皆垂手可得。居家工作,不僅為員工提供靈活彈性工作條件及環境,更減低僱主營運成本。然而,居家工作也有其負面影響,例如減低了彼此互信、破壞公司文化的營造及承傳、影響年輕人職業發展及員工之間合作默契。一間投資銀行首席執行官表示關注這期間僱員工作態度的轉變,去年只有少於百分之十的僱員前往辦公室工作,因新員工未能有效建立人際網絡,在學習並吸收協作模式、創建團隊精神等方面,極不理想。在這環境下,保持應有或欲以達成的機構文化和合作關係,甚具挑戰。

有認為一間公司,一個企業的創新及協作文化,乃是透過學徒模式,有「師傅」模仿,達致薪火相傳。新常態極度倚賴科技支援,然而,相比得到一位經驗導師指導及分享,這些技術技能顯為次要。我們需要智慧甚於知識。文化傳承,經驗傳遞是要透過日常起居,每天一起生活相處,因為隱性知識的傳遞非常微妙,故觀其人,察其事,才能心領神會導師如何處理及解決事情。這種傳遞模式本身已很難在走廊或梯間實踐,遑論在網絡維度將它複製出來。

當年施洗約翰的學生欲以耶穌為老師,祂不是給他們上幾堂課,也不是給他們幾本手冊秘笈,然後授予門徒證書,祂乃是說:「你們來看」。祂邀請他們形影不離,每天近距離觀察其一言一行。昔日如是,今天如是,一個企業、一個機構、甚或教會,它的文化、內涵、團隊精神、彼此互信也需要共同生活,彼此影響而產生,這是視像會議和社交網絡望塵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