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山集: 魚的觸覺與味覺

2018年6月
易多馬

魚覓食除了視覺、嗅覺和聽覺外,還有觸覺與味覺。不少魚是以觸覺來找尋食物的,像秋姑魚、鯰魚,吞吃食物前以觸鬚去辨別食物的味道。味覺如嗅覺功能一樣,能在水中探究化學作用。換句話說,魚的嗅覺是偵察器,找尋食物的位置,味覺則接觸食物,辨別食物是否可吃。
釣魚者以活餌來垂釣,成果比較好。因為魚不太理會活餌的味道,它的本能知道水中活物一般可吃的,況且活物頗難捕捉,魚一旦見到水中活物便張口吞噬。所以假餌釣法就是按此原理。但是,當魚一口咬上這些木頭、橡膠、金屬或羽毛製的假餌時,它的味覺馬上察覺口中的東西不可吃,魚本能地把假餌吐出來。如咬上魚鈎,魚不認識魚鈎,但是味覺使魚知道魚鈎沒有味道,是不能消化的東西,就把它吐出來。
釣魚者用自然餌須考慮到魚的觸覺與味覺。活餌當然沒有問題,但死餌如蝦肉、魚肉、魷魚仔等等,必然愈新鮮的愈好。特別那些急凍的魚餌,初段時間還管用,但經過解凍、曝露在空氣下、日光的照曬都破壞魚餌的新鮮度。變味的餌,魚便沒興趣了。所以,釣魚者須把魚餌保存在冰箱內,確保其新鮮,才有足夠釣餌作持久之戰。
魚跟人一樣有味蕾,但人的味蕾只限於舌和顎的部位,而魚則在口腔外的唇、吻之部位。魚的觸鬚是魚的表皮味覺器官,有些魚的鰭也有味蕾。味蕾這個小組織,型狀如鬱金香的花苞,連接一條神經主幹,把接收的味道傳達後腦。魚的表皮之味蕾,靠著接觸便能嚐到物體的味道,不像人或地上動物要以舌接觸才能試出味道來。魚不需張口就能判斷食物的味道,是可吃或不可吃,這對釣魚者來說是極大的考驗。因為,若魚需要吞餌入口才可辨別味道,這樣鈎上魚的機會大大增加。可是若魚只用嘴唇踫一下魚餌,就知道好不好吃而不就餌,那麼釣魚者可說完全沒有機會了。
因著魚的觸覺和味覺這個特點,釣魚者對釣餌的選擇也相當重要:活餌是第一選擇,而死餌則須注意保持新鮮的程度,才能得豐盛的魚穫。上帝的創造是多麼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