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與思考: 用自己的傷口去服事別人 ──讀盧雲《負傷的治療者》

2018年6月
張煜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聖經・哥林多後書》一章4節)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盧雲這個名字,只知道他是一位荷蘭籍天主教神父,文筆很好,深觸人心。一直想更多了解這位作者和他的作品,但總沒有機會。這次借著《生命工場》書友會的主題,總算認識了一本他的代表作:《負傷的治療者:當代牧養事工省思》(The Wounded Healer:Ministr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盧雲的書篇幅都不厚重,薄薄的小本,拿在手裡精緻而輕便。走近盧雲的文字,果然如眾所知,彷彿進入空谷幽蘭的世界,平時浮躁忙碌的身心,可以被他親切而有生命洞見的筆觸所感染,漸漸趨於平靜,駐足,沉思,感嘆。讀完《負傷的治療者》,有兩點對我印象深刻,其一是迷失的人性,其二是牧者的心腸,在此與大家分享。

迷失的人性
盧雲細緻地描繪了後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正在普遍經歷的三個困厄之境:
1.​歷史感的斷裂:傳統價值不再,現時此刻唯真;
2.​意識形態的碎片化:真理不再唯一,各按所需存在;
3.​尋覓新的永生之道:現狀無能為力,超越欲尋無門。
而這三個處境,也導致了現在年輕一代的三種特性:內向感、無父感,和倉惶失措感。我們懂得和觸摸到他們真正尋求什麽的心聲了嗎?
盧雲在書中特別列舉了一位48歲的住院病人哈里森,作為牧者關懷的例子。哈里森處在非人性化的住院治療處境中,他既恐懼死亡,又恐懼生存。具有愛心的神學實習生約翰探望了哈里森,傾聽了他的苦楚,應用了神學院所學的輔導原則,然而可惜的是,他錯失了哈里森(第二天在手術中離世)真正所需的關懷。

牧者的心腸
在盧雲的眼中,他看到的不是叛逆、頹廢、無用或絕望,而是願意主動擁抱他們,不落俗套地讓他們感受到真實的愛、信、望。現代教牧輔導學提醒教牧同工不要流露主觀感受,不要捲入他人的感情,避免自己受傷,導致自己燃盡。然而,盧雲的牧養關懷之道卻是冒著風險,知難而上。
他主張牧者需要敞開自我的心路歷程,帶著批判的視覺和憐憫的眼光默觀世界,幫助他們。這是一種推心置腹、放下自我、道成肉身式的幫助。牧者也需要花時間陪伴絕望的人,與他一起等待未知的結局,並引導他看見得自由的盼望,無論明天將如何。這是一種同在的、人性化的奉獻付出。
盧雲提倡「用我們自己的傷口去服事別人,羞恥的源頭就變為了醫治的源頭,我們就成了負傷的治療者」。我在盧雲身上看見的是難得的牧者心腸。盧雲的牧者之道不是無病呻吟,也不是故作高深,而是他在實際生活中確確實實行出來了。楊腓力在《靈魂幸存者》一書中提到盧雲大膽地「攤開他的神經衰弱和軟弱讓世界觀看」,並且放下他豐厚的教職,去秘魯貧民窟關懷窮人,去加拿大一個機構照顧殘障人士,這些經歷讓他看到耶穌就在那裡,懂得如何服事耶穌。
盧雲的思想也會被人批判,如過分看重個人的經歷、經驗和受傷的能力,過度淡化福音,卻對罪帶來的後果避而不談,等等。然而,在教會充斥「屬靈」公式及來自人的關懷理論的今天,盧雲提醒我們認清自己、走進他人、俯身洗腳、共候盼望。這書既是寫給牧者的,也是寫給所有信徒的。這不光是啟迪教牧同工如何有效地去關懷失落軟弱的小羊,也是提醒我們如何有效關懷教會內外他人身心疾苦的金玉良言。願你所經歷的傷痛成為他人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