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世界: 革命女詩人秋瑾

2013年8月 

文/畢珠

《對酒》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清‧秋瑾

十九世紀末,中國的大地上,起了驚天動地的變化;隨著西風東漸,人民意識醒覺,維新革命的風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催送著封建的皇朝。在滿清政府油燈將盡之際,中國出現了一位女革命家,她像彗星劃破了黑夜的長空,不但為中國婦女增添了異彩,也為中國婦女開闢了新路。

秋瑾(主後1875至1907年),字璿卿,號競雄,又名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光緒元年10月11日,生於福建閩侯縣,她的祖父秋嘉禾,當時在福建做官。由於父母皆是仕宦之族,她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天生聰穎、雅好讀書;不但慕文,還兼尚武,才15歲,已是位詩詞出眾,善於騎射的奇女子。

嫁入豪門 夫君懦弱

她稟性豪爽率直,對歷史上的英雄十分景仰;對梁紅玉、花木蘭等巾幗英雌,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國家興亡,不但匹夫有責,「匹婦」也責無旁貸,並立志成為女中豪傑,轟轟烈烈地幹一番事業。她常以詩言志,抒發自己高潔的情懷,且看她的《秋海棠》: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鬥晚風。

但她的夢想,卻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中斷了。18歲那年,她的父親秋壽南,在湖南湘潭縣厘金局任職,把她許配給王黻臣之子王廷鈞。王家是曾國藩的近親,是個有財有勢的大家族;王廷鈞在錦衣玉食中混大,只知安享富貴、性格懦弱無能。胸懷大志的秋瑾,對這段婚姻又怎能滿足?

婚後第二年,她為王家生了一個兒子,心靈上得著少許安慰。但豪門貴婦的生活,猶如一湖要淹沒她的死水;她在深園大宅的困鎖下,淒婉地呻吟:「斷腸雨聲秋,煙波湘水流……」深深體會到婦女在封建壓迫下的苦楚。

遠赴日本 參與革命

1899年,她的生命有了轉機。王廷鈞以萬兩白銀,捐了一個戶部主事的官職,攜同她前往北京上任。在人文薈萃的京城裡,她接觸到不少新事物、新思想;也更清楚地看到朝廷的腐敗、官場的醜惡。她知道惟有推翻滿清的統治,才能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

她決定不惜任何代價,掙脫封建傳統的綑綁,投身革命志士的行列。1904年6月,她獨自前往日本留學;1905年她在黃興的引薦下,在東京拜會了孫中山先生,成為「同盟會」的第一位女委員。她豪情萬丈地參與革命,慷慨激昂地高歌:

萬里乘風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消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臚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她在西方思想的啟蒙下,接受了「在上帝之前人人平等」的真理,1905年底回國後,積極推動「男女平等」。她創辦了《中國女報》,熱烈鼓勵中國婦女團結起來,反對纏足、接受教育,主動爭取自由幸福!同時,她以「大通學堂」為根據地,奔走於浙江各地,聯絡革命志士,籌劃策動光復軍起義。

短暫人生 光芒四射

可惜事機不密,1907年7月13日,她被學生徐光鳳出賣,清兵突然圍攻「大通學堂」,她不幸被捕。紹興知府貴福,以跪火磚、跪火鍊等殘酷的嚴刑,迫令她供出同黨,但她視死如歸,始終不吐一字。兩天之後,她留下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絕筆,從容就義、壯烈犧牲了!

秋瑾在世只有32年,她從1904年至1907年,積極參與國民革命,在短短的四年間,「拋頭臚、灑碧血」,實踐救國救民的宏志,改寫了中國婦女的歷史。她不但是女中豪傑,她的英勇行為更勝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