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人在工作灑淚時

2013年4月 

文/ 關公關

海外移民要適應新環境,並能安定下來,相信有一份理想的職業,或者有機會做回自己的本行,從事原來的專業,是個重要因素。新移民到了移居地,如果工作不如意,甚至失業的話,往往導致移民回流,以及夫妻分隔两地,引發許多社會問題。

現在的新移民,比我這批早期移民實在幸福得多。 他們大多有較好的經濟基礎,而我們移民是來謀生,要白手興家,工作不順境也要撑下去。

我也曾有過回流的衝動,但沒有選擇的餘地,那種苦况至今仍歷歷在目。

記者變侍應 社工當幫廚

七十年代中期,我隨夫移民澳洲。移民前在香港完成新聞系專科,並在一家大報章任記者。移民後,外子幸運地找到一份社工(社會工作者)兼職,但两地環境不同,難以適應,很快便辭了職。夫婦倆便四出尋工。

那時華人多從事餐飲業,找一份傳媒工作談何容易。既沒有華文報章,主流報章自問不能勝任。為了生計,只有到遠親開設的餐館當侍應;外子則當起厨房幫工來。想到我倆,一個是社會工作者,一個是無冕皇后,竟然在澳洲發揚中華飲食文化。

還記得第一天上班,老闆要我用吸麈機清潔餐堂地毯。從未使用過吸麈機的我,不知從何做起,幸得同事向我示範,才能交差。外子下班後,也向我訴說,日對爐頭、夜對枕頭,心裡不是味兒;而且每天都流淚水,原來切割洋葱是他的主要工作內容。這種無奈的生活過了好幾個月,我倆終於達成共識,先儲多點錢才回港,這樣才有面子見家人朋友。這段日子,我們純為金錢而工作,非常苦悶。

大學講師賣雪糕

每週一天的休假,是我們最開顏的時候,到處飽覽悉尼景色。有一次到邦第海灘,竟然遇見大學時期的一位講師,在一輛雪糕車內向遊客售賣雪糕。他鄉遇故知,喜出望外,連忙上前和他打招呼。他卻面露尷尬之色。交談起來,才了解他那懷才不遇的心緒。三人同病相憐,彼此勉勵,等待机會。

那些年,只要你能忍受寂寞,願意到人煙稀少的遠郊,很容易便可當上餐館小老闆。不需太多本錢,又不易虧本,漸漸我們也有這種想法。既然要賺錢,倒不如賺快錢。剛巧在位於紐省與維省交界的小鎮,有一間餐館出讓,我們決定一試。

做回自己老本行

就在辦理買賣生意手續期間,收到以前在香港任職的報社老闆來電,說要開設澳洲版,聘請我幫她籌劃。聽到這個消息,如出生天,多年的忍耐與等候,終於如願。急不及待地婉拒賣家,正式投入澳洲的傳媒事業,擔任總編輯。

在報社工作期間,是我在澳洲的一段最燦爛時光。原來在海外仍能做回自己本行是這麽重要。尤其這份報章是本地出版的第一份華文日報,令澳洲華人有如久旱逢甘露。我要透過報章肩負起新移民適應,關懷社區,豐富華人精神生話,宏揚中華文化的重任,感覺工作十分有意義。

人生低谷遇耶穌

如此工作了五年多,遇上了一般辦公室所面對的人事關係問題,黯然失意地離開。在我從高處跌下,飽嘗人情冷暖的時候,我卻與主耶穌相遇,從衪那裡得著信心和安慰,人生價值觀完全改變。

由於在報社工作,建立了許多人脈關係,為我日後的事業奠定了基礎。終於夫婦共同開設了一家廣告公關公司,接觸許多人,從工作中見證神。雖然忙碌,但這段日子工作得最喜樂。後來才知道我在澳洲工作的幾個階段,都有著神(上帝)的美妙帶領。衪首先讓我在餐館工作,適應環境,了解社會,後來才能勝任報社工作,發揮更大作用;透過多年來的人際關係,成立公關公司,有機會向更多華人為神作見證。

信主後,才明白在神所造的世界,工作是有意義的。當神創造天地時,吩咐人要管理衪所造的世界,「所以,你們或喫或喝,無論做什麽,都要為榮耀神而行。」(《哥林多前書》十章31節) 要在工作崗位上榮耀神,見證神,明白了這點,無論身處任何環境,從事任何行業,都會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