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線: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互相排斥?

2013年10月 

文/滕近輝

問︰中國數千年來的文化都主張兼收並蓄,以致文化內涵豐富多姿,直到與西方文化接觸,尤其與排他性極強的基督教接觸時,才顯得無所適從。閣下認為中國文化需要基督教麼?基督教每傳到一個地方,都傾向於掃除該地的傳統和文化。我承認基督教有很多優越的道德教訓,有沒有可能中國文化在受到基督教文化掃除前,先吸收了後者的道德教訓,反守為攻?

答:試以下列各點奉答台端的詢問︰

一.中國文化確屬豐富多姿,我本人就甚欣賞中國文化裡面的優點。

二.佛教是外來宗教,對中國文化影響很大。它的哲理只有很少數的人能完全了解接受。因佛教導人迷信,古代的大儒如韓愈、歐陽修、朱熹等,都是反對佛教的。儒學與佛教的揉和演成宋明的理學或稱新儒學,甚有可取之處,但它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未能起普遍作用。

三.基督教所到之處,並非致力於掃除該地文化,它真正針對的乃是迷信與陋俗。例如印度政府曾發行一輯郵票,是為紀念第一位西方宣教士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到達印度200週年的。他們不歡迎基督教,但卻極欣賞後者對印度社會與文化的貢獻。他推動婦女教育,設立了千餘所最早的女童學校,倡導廢除向偶像焚燒婦女的火祭,創立兩間大學,編印三種印度主要文字的字典,擔任孟買大學東方語文系系主任,把《聖經》譯為三種印度主要文字等等(他學會了卅餘種印度語文,成為語文學歷史上的奇才)。同樣,不少到中國的宣教士是學者,把中國的名著譯為英文,廣為介紹。

四.中國的積弱與落後與其文化有密切關係,這是許多中國學者自己所指出的。中國文化缺少對人尊嚴的重視,而人的尊嚴正是民主的基礎;亦缺乏社會性的公義感,而這正是法治的基礎;又缺乏上帝的創造論,而這信仰孕育了自然律的觀念,正是科學的基礎。這些都是基督教對西方文化的貢獻,也可以補中國文化的不足。

五.基督教是最堅強的信仰,經歷了2,000年的考驗而仍屹立,並廣傳普世。它有你所說的優越道德教訓,更有慈愛的救世之道。基督的偉大品格彰顯了上帝的本性;祂在十字架上捨身,成全了救恩。朋友,懇請你也接受祂為你的人生嚮導與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