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窗: 哈維醫生發現血液循環

2013年10月 

文/黃小石

心臟推動血液循環,是人所皆知的常識,但在威廉‧哈維醫生(Dr. William Harvey)未公佈這醫學發現之前,人們根據蓋侖(Galen, 公元129-199)的學說,認為肝是血液的活動中心,血液在人體之內像潮水般漲退,而不是循環流動。

威廉‧哈維於1578年4月1日,在英國肯特郡的福克斯頓出生,父親湯姆斯‧哈維是位成功的商人,威廉是他九個兒女中的長子。威廉‧哈維從小聰明好學,10歲入讀坎特伯雷皇家學校,16歲獲得劍橋大學的獎學金,進入劍橋的加伊斯(Caius)學院修讀哲學、醫學及自然科學,1597年獲得學士學位。

1598年,威廉‧哈維生了一場大病,受盡病魔的折磨,讓他深刻地體會到病痛的苦楚,並立志成為懸壺濟世的醫生。1599年他病癒之後,即渡過英倫海峽,到意大利的帕多瓦(Padua)大學深造,這是當時歐洲最著名的大學,以自由的科研風氣和醫學見著。他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在帕多瓦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

婉拒優差 艱苦鑽研

畢業後他回到英國,不久便與伊莉莎白‧邦尼(E. Browne)結婚,她的父親是英皇詹姆士一世的御醫,在岳父的推薦下,威廉‧哈維被派到倫敦塔當醫生,但他不願藉裙帶關係得著職位,因此謝絕了這份優差。同時,他開始鑽研血液的流程,在家中設立了實驗室,長期進行艱辛的研究工作。

1607年,威廉‧哈維取得了皇家醫學院院士的資格,倫敦著名的聖‧巴多羅買醫院,給予他助理醫師的職位;1609年,成為該院的正式醫生。據說,他是聖公會的忠實信徒,對病人很有愛心,對貧窮的病者更贈醫施藥。由於他醫術高明,很快便聲名大噪,成為英國當時最被人信任的醫生。

心血運動 推翻舊論

經過十多年的深入鑽研,威廉‧哈維於1616年,首次向醫學界闡述他的「心血運動論」,指出在對80多種動物進行解剖的基礎上,觀察到以下的生理現象:

(一)心臟是個大「水泵」,是血液循環的中心和動力。

(二)心臟分為左右上下四個腔室,左上是左心房,左下是左心室;右上是右心房,右下是右心室;四個腔室之間有隔板。

(三)血液的流程是從右心房收縮,將血液壓進右心室;右心室收縮,把血液壓進肺動脈,經肺動脈進入左心房,左心房收縮,將血液壓進左心室;左心室收縮,再將血液壓進主動脈,產生脈搏流向全身,然後經靜脈回到右心房。

(四)估計出心臟每搏動一次,約輸送兩安士血液;心臟每分鐘搏動72次,一小時有540磅血液流過心臟,這遠遠超過人體的重量,因此推算出同一的血液,不斷經過心臟循環。

儘管當時有些人不同意「心血運動論」,但威廉‧哈維並未像某些傳說那樣,「受到教會瘋狂的攻擊」,反而因此名動公卿。1618年,他被高級御醫梅毓理爵士羅致為助手;1626年被選為英皇查理士一世的御醫,與查理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查理士甚至開放皇家動物園,供威廉‧哈維作學術研究。

學術巨著 創新里程

1628年,威廉‧哈維的偉大著作《動物的心臟及血液運行(On the Motion of the Heart & Blood in Animals)》出版了,他的學說得到了歐洲學術界普遍的認同。1651年,他又出版了另一本學術巨著《論動物的生殖(Concerning the Generation of Living Creatures)》,指出動物胚胎的最終結構,是按步就班發展而成的。

威廉‧哈維終生致力於學術研究,雖然曾在英國內戰期間,因陪同查理士一世逃亡,又擔任兩位王子的保護人,而捲入政治風波,但他對政治的興趣,只限於對摯友忠誠,故當查理士被殺後,他便決心與政治絕緣。

1657年6月3日,威廉‧哈維在倫敦(另一說是魯咸頓)逝世,因沒有兒女,財產全捐給皇家醫學院作研究經費。他的學術成果,為生理學及基因工程,奠定了美好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