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 磨煉、認知、見證、點燃——梁福榮醫生的生命篇章

2013年6月 

文/楊鴻鈞

題記:無論在怎樣的景況,他知道自己所倚靠的是誰。

磨煉篇

磨煉意味著什麼?就是去面對一切的艱難困苦。如果你懷揣一個心願,你希望使其實現,而不是任其付之東流,那麼,你必須經受磨煉。

從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後,梁福榮從事技術員工作,待遇也不錯,但他有一個心願——繼續深造。

「那是1985年,那時申請來澳讀大學,香港成績不獲承認,只能讀一些無關痛癢的科目,所以我決定重新去考一次入讀醫科的資格。」

像所有自食其力的留學生一樣,梁福榮一邊讀書,一邊做工,靠著微薄的收入,維持著自己的留學生活。「好在政府有一些生活津貼(指AUSTUDY),就靠著這些微的金錢,度過了六年的大學生涯。」

「剛來的時候,雖然坐在醫學院裡,但不知道人家說什麼。儘管考到合格的分數,但其實英文很差。一到上課,要用錄音機。講師講一個小時,回來要聽三個小時,反反覆覆地聽,還要使勁看書。比別人要多付兩、三倍的努力,但成績卻不見得特別好。」

「就在我面對沉重壓力的時候,有一段《聖經》的話,在詩篇一百二十一篇:『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給了我很大鼓勵。想到神的大能,天地萬物都由祂所造。祂是我的神,會幫助我,我還怕什麼呢?」

「在大學裡有一個學長,在學業上、屬靈上,一直都關心扶持我。可是到大學最後一年,身邊的同學,包括這位學長,幾乎同一時間全部回去香港,只剩下自己孤單一人。以往情緒低落時,往往有人扶一把,很快又能站立起來。這時好像突然失去了對人的一切依賴,惟有全心仰望神。」

認知篇

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然而認知的力量,比知識更大。你張眼看看,世上多少有知識的人,在生活以及試探面前,竟然軟弱不堪;但認知的力量,卻使人無論身處怎樣艱難苦境,都能歡然得勝。

「在悉尼大學醫學院第一年,我記得講到人體細胞的結構時,細胞核裡的DNA,細胞質裡面不同的器官,怎樣互相的配搭。甚至有一些尖端的科學家,窮畢生的精力,去研究為何這些細胞膜,可以吸收營養,然後將廢物,通過一個排泄系統排出去,整個運作正如一間化工廠一樣。而每個細胞,當它有合適的營養,又有適當的環境時,可以自動分裂,由一個細胞分裂成完全一模一樣的另一個細胞,不停的分裂。而這些細胞的奇妙之處在於,它走到腦袋就造成一個腦細胞,走到骨頭就造一個骨細胞。完全是一樣的DNA,跑到不同的地方,那個位置完全準確,發揮特殊的功能。當你打開屍體來看,你會發覺,裡面有一幅很震撼的圖片,使我不能否定人是被造的,並不是偶然產生,也不是進化來的。這個信息非常強烈,每逢我信心軟弱,例如疲累、受打擊、遇到不開心的事,或者對上帝產生懷疑的時候,這個理性的認知一直支持著我——即人是被造的;上帝的確是存在的;祂掌管著世界,是大有能力的。」

見證篇

大學畢業後,開始拼命工作、考試,也陸續去攻讀其他學歷。每個禮拜依然去教會崇拜,教會裡有什麼需要,也參與幫忙。

「在事業上,一個好醫生該做的我做了,作為一個基督徒該做的我也做了,作為一個基督徒醫生該做的我都做了。要知道,作為一個基督徒醫生,要求是很高的。(指著牆上的牌匾,上書: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二十年前,我參加一個教會的青年團契,我是團契的導師;因為搬家的緣故,這個牌是我要離開時,大家送給我的禮物。當我剛做醫生時,對於要不要把這個牌擺出來,內心著實經歷了一番掙扎。如果告訴別人,我是一名基督徒醫生,別人會帶著不同的眼光看你。他們可能會說,你這個基督徒醫生怎麼做成這樣?倘若我不向人表明,我是基督徒醫生,那麼我做得差一點也不要緊。最後我決定擺出來,表明我是基督徒醫生,對病者,付出更多的愛心,因為這會是我們的見證。」

用自己的專業去服事病人,在每天的生活裡,為神作美好的見證,是梁福榮多年不變的立志。

點燃篇

大衛有一詩句:「你必點著我的燈。」(《聖經‧詩篇》十八篇28節上)

在世上,有多少人的生命,是被點著的燈?是的,當你的生命被點燃起來,成為一點星光,就讓墜入黑暗者,看見光明。做了十幾年醫生,梁福榮看到許許多多的生老病死。特別是那些患上癌症的病人,當他們被確診身患絕症,精神備受打擊,肉身深受痛苦,有些患者甚至直到死亡,仍然憤憤不平。不僅自己苦不堪言,連同身邊的親人,也極其悲傷難過。看見病人的痛苦,梁福榮希望能給他們一些幫助。他去探訪他們,和他們聊天,安慰他們。

當他和另一位弟兄分享自己的探訪經歷時,弟兄說:「我們為何不去做一點事情呢?」於是,一個服事癌病患者的異象誕生了。但他們很快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事工,很多病人有這個需要,而他們卻不知該從何做起。「有一個晚上,一個人在家裡的後院,想著這件事該怎樣做,覺得擔子很重,而自己卻沒有能力。」正當他心裡茫然不安的時候,望著星空,再次想起人是被造的,而神的能力是無窮的;宇宙浩瀚,仍由神主宰。這時,他重拾信心,向神禱告,求神讓他看見,祂的恩手帶領,讓他能夠去見證神的作為。他們成立了以癌病患者為服事對象的康恩關懷中心(CanCare Centre)。

「在過去6年裡,神一路帶領我們,不停有人加入我們的行列。眾人的想法好像拼一幅圖,起先看不見整幅圖畫,只是一片一片地拼,越拼越大,才看出原來一幅圖畫是這樣的。」從起初的兩個人,到如今變成有一百多位義工的團隊,這是神的作為!

多年來,透過康恩義工們同心的服事,見證了很多癌病患者,從得知患病時的沮喪、驚惶、恐懼、絕望,到面對死亡時的坦然、平安、無懼,以及滿有把握的永生盼望!這一切,在在印證了梁福榮的禱告。當一個生命願意被點亮,這世界就多了一點光明。

附錄個案一:他們和好了

提到這些年的服事中,有一些個案是印象特別深刻的,梁福榮講了下列的故事。

「有一個病人五十多歲,他有一對兒女,但兒女都不理他。即使到他病重,仍然不怎麼談話。問他兒女的情況,他就說:別提了,提起來受氣。兒女卻說,很怕接觸父親,因為他很容易發脾氣。我對兩個年輕人說,其實你們的父親很愛你們,只是不會表達;現在他時間不多了,你們若有感謝、愛和關懷的話語,要把握機會說了。同時我也對病人說,孩子們都很關心你,不要對他們發脾氣了。我把他們帶來,可惜病人的女兒不會講中文,而病人又不懂英文。女兒把愛、關心、感謝她爸爸的話全部寫下來,我們的一位弟兄替他翻譯。那天她父親已經非常虛弱,他只能用一隻手攬著女兒;女兒則擁抱著父親,不停地說:我愛你,爸爸!我愛你,爸爸!又不停地親吻她快要離世的父親。」

「這是我永遠不能忘懷的一幅圖畫!相信在他們父女之間,從來沒有如此相處過。」

「隨後我問病人的兒子:與父親溝通的時候,想不想有我們在場;他說不想,要單獨見他的父親。當我走出病房,將房門關上的那一刻,看見兒子跪在父親的病床前。沒有聽見他們說了什麼,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他們和好了。」

「這次見面後才一星期,病人就去世了。」

「這就是我們做的工作——破冰。如果他們沒有做到這一步,死者帶著遺憾:好像白養了兩個孩子;生者留下虧欠:父親養育了他們,他們卻沒有說一句感謝的話。」

「我們陪伴病人經過治療的全過程,以致於在病人離開世界的時候,覺得他該做的事已經做了,再沒有什麼牽掛的了。甚至可以自己交代怎樣安排喪禮。走,是一個歡送會,不是哭泣和痛苦。留下的人雖有不捨,卻能釋然。」

附錄個案二:絕望變成盼望

 採訪中,梁福榮醫生講述了另一個病者黃先生,從絕望變成盼望的感人見證——

  那天,他來醫務所,就坐在你現在坐的這個位子上。我把驗血報告的內容一一向他解釋。「不排除你患肝癌的可能性」,我說。黃先生一向性格樂觀,聽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立時把笑容收起來。他剛過50歲,有一位年輕的太太和一個可愛的女兒。隨後的電腦掃瞄和活組織檢查,都確定了他患的是末期肝癌。

差不多四個月後,他回到我的醫務所複診,瘦了不少,更糟糕的是腹部呈現嚴重水腫,這是病情嚴重的訊號:表示肝功能已到了危險程度。他告訴我因為化療效果不理想,已放棄了一切治療,只留在家中休養。這次複診,他滿面愁容。我心裡找不出甚麼安慰的話,剛巧想起「康恩關懷中心」將舉辦一個癌症講座,主題是心理關顧及紓緩治療,便邀請他參加。

 「康恩關懷中心」一對很有愛心的夫婦Steve 和Cecily 為黃先生提供關顧支援。
Steve 本身也是一位癌病患者,透過他坦誠分享如何憑著神所賜的信心,克服恐懼,黃先生大得鼓勵。他們夫婦的生命見證,也讓黃先生一家得見主耶穌的愛,且深受感動。經過兩個多星期的探訪和弟兄姊妹們不斷的禱告,黃先生終於明白真道,承認自己是個罪人;願意接受主耶穌基督成為他個人的救主及生命的主宰,決志成為基督徒。

黃先生的身體一天天衰殘下去,從他的腹部到下肢都呈現了嚴重的水腫,面色帶明顯黃膽,臉頰和胸膛給癌症折騰得瘦骨嶙峋,呼吸和說話也很吃力。

某日到他家探訪,他氣若游絲地說:「很感謝你過去幾星期對我特別的看顧。我有三個未了的心願,如果你能幫我達成,我便走得放心和安樂了。」一個面臨死亡的病人,向我提出最後的請求,我哪有推卻的道理。

 「請你幫我準備墓地和喪禮事宜,不要讓我太太操心。其次是替我立遺囑,讓太太和女兒有所依靠;最後請為我的受洗作安排。」聽到這裡,站在背後的黃太太忍不住啜泣起來。

接受洗禮那天,他精神特別好,還吃了一大片蛋糕。他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得救的見證,還力勸太太信基督。受洗後第二天,情況急轉直下,當天晚上被主接去。他離世前數小時,不斷告訴太太:「不要為我傷心,主耶穌已為我作了最美好的安排,我實在已經得著了永生的盼望。這樣的一份禮物,亦已經為妳和女兒預備了。」

黃先生離世前,亳無懼色,心裡充滿平安,使黃太太和所有照顧過他的人都感到驚訝,大受感動和激勵。喪禮上,播放了他離世前一天的錄影片段,讓他親自向在場的八十多位親友述說他對神的信心和神的奇妙作為。喪禮過程中,沒有悲哀哭號,只有對上帝的讚美和感謝。

喪禮三星期後的主日崇拜,我看見坐在我前面有兩個熟悉的背影;猛然發現竟是黃太太和她的10歲的女兒。黃太太微笑著對我說:「黃先生在天堂等著將來和我們見面,我怎可能不早作準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