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 體會天父心腸

2013年6月 

文/玉珊

人們認識楊英偉,是由香港無線電視劇《真情》的木村開始。自1998年出道至今,他參與演出的劇集多不勝數,但他自認感受最深的,卻是現實中的父親角色。

夫婦同心同道

1985年,楊英偉在浸會大學修畢中文系後,入讀香港演藝學院,1988年成為第一屆畢業生;投身「香港話劇團」,工作了五、六年;之後執教鞭當老師,沒想到教書生涯只維持了八、九個月;接著正式簽約有線電視,成為婦女台節目主持。

「我在演藝學院認識了跳芭蕾舞的陳寶英,拍拖相愛,結婚成家。婚後更以夫妻檔組成『舞戲製作公司』,專搞表演製作。一次,去昆明開『騷』(粵語,表演之意),香港掛起九號風球,到昆明竟天朗氣清。那一刻,太太仰頭望天,忽然感到天地間有一個主宰,天上有位愛她的父親,即時受感落淚。之後,又有一對在旅行時認識的基督徒夫婦向她傳福音,她就這樣決志信主了。」

說起信仰,楊英偉在中學3年級已經決志信主。「當時,看到中一時的『搗蛋學生』,升中二後突然變乖,原來是成為了基督徒,還熱心傳福音,真誠地邀約我傾談,我終受感動,願意接受耶穌作救主。」信主後,楊英偉在家庭教會8年,之後覺得乏味,決定退出「鬥乖比賽」,展開了一段遊蕩的日子。

縱然如此,神的眼目依然沒有離開他。現在,楊英偉知道要帶太太去教會。他們找到「藝人之家」,接受靈糧餵養。「以前在浸會唸書時,也聽到好些教授講解《聖經》,但張傳道將神的話逐一打開,讓我開竅,原來做基督徒並不是『鬥乖』,而是需要真實地進入豐盛的生命。感謝神,我重拾對祂的信心。」

在主任傳道張祥志教授的開導下,楊英偉深深領略到《聖經》中的智慧。2000年,楊英偉跟太太一起在播道會同福堂受浸歸入主名。夫婦同心同道,思想方向和價值觀更加一致。

挑戰父親角色

楊英偉相信,一切都在神的引領之中。「當年我演舞台劇《南海十三郎》時,席上有無線高層,所以事後跟我簽約。不料我去歐洲旅行期間,竟收到公司急電,催我回去代替眼睛出毛病的張兆輝演出《真情》。如此一來,我這個新人就擔上了這個新角色。」

此後,楊英偉一直在戲劇組發展,多年來演繹過不同的角色,但他認為做父親的挑戰最大,啟發性也最強。「自7年前子諾出世後,我每天都在學習怎樣把握好這個角色,有時要放手,有時又要抓緊、保護;一如演戲,必須恰如其分,不能過火。」

做了父親之後,他對神的感受多了,體會也深了:「神愛我們,差祂的愛子來到世上,被釘死在十字架,不就是為了我們好?我想天下父母都一樣,要是子女走上歪路,只要能夠挽回,父母做出什麼犧牲都在所不惜。」

在教養孩童的路上,楊英偉甘願付出,全力以赴,他知道這是神交付給他託管的產業。「為人父母者,必須端正自己的行為,言傳身教都要由心出發。對子諾,我們要愛、要管、要教,而且必須用時間、用心去陪伴他。我親自教他劍擊,鍛煉他的決斷力、思考力、耐性、韌力和自信心……」不說不知道,楊英偉早在1996年便考獲香港業餘劍擊總會花劍及軍刀教練資格,順理成章地當起了子諾的私人教練。

對太太,楊英偉也有一套。「太太需要丈夫明白她、體貼她,所以當她要求『今晚想你陪我』的時候,不要問為什麼,因為在愛裡是無須講理由的;正如神愛我們,也是不問情由的。為此,我要學效基督,用祂愛我的大愛,去愛我的太太和家庭。」

學習信靠順服

「我不會『硬銷』福音,但會把握機會。看見有人在困境或痛苦中,我會主動關心、幫助。」楊英偉是個細心、會關心人的基督徒。10年前,就是他看出香港名廚李棠(彪哥)與家人關係緊張,而引導他去教會聽福音,最終彪哥接受基督,並且獻身作使命廚師。
楊英偉確信,凡事都有神的心意和時間,無論那條路是平坦的或是艱難的。他最喜歡與大家分享的經文是《聖經‧傳道書》三章1-8節:「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哭有時、笑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父親角色,讓楊英偉越來越體會天父的心腸。他深知,天父的愛比他所做的更完全,所以當學習信靠順服,與祂同行,漸漸地明白神做在祂兒女身上的都是美好的。